【 專欄三・觀.行.錄 】
妙觀而行之路
莫仁維、張尊堡

圖片來源 / Wix
當夜色漸濃 一日的喧囂進入尾聲
雜沓的腳步四處穿梭朝著歸處前行
然而
有這麼一群人選擇安靜地聚首於此
無關乎達官顯要或販夫走卒
無關乎高矮胖瘦或男女老少
他們帶著飽受生活考驗的疲憊身軀
拋開面具 卸下重擔
在彼此的信任與支持中重新發現自己
無需顧慮輿論 不用在意目光
這裡不是廟宇
這裡是氣機導引
這裡是神魂的庇護所
超過二十個春秋眾人在此席地而坐
用心傾聽著穿越時代的智慧
反覆練習著153個功法動作
重新喚醒遺忘已久的自覺
每一處關節的疼痛
都帶領著生命 走向智慧的道路
觀
有人為了健康 有人為了啟發而來到這裡
也有人不設目的 只是跟隨修行的腳步
持續尋找 持續轉變 讓自己發光發熱
將生命在潛意識中一次次去蕪存菁
行
在身體的實踐中 讓自己綻放光芒 照亮彼此的道路
用這道光芒帶給彼此全新的自覺 並以此作為面對全新一日的準備
一周一到兩次的洗禮 在一年的52周間
我們跨越了四季 在二十多年間反覆循環周而復始
一群來自社會不同角落的人們在此找到了全新的生活方式
帶著在這裡所鍛鍊出來的光芒回到生活
用無懼的信心面對人生道路上的無數考驗
並在考驗中看見美之所在
「觀行錄」這個專欄的主旨,是希望透過簡短記錄筆者修習氣機導引二十多年的經驗,透過文字的形式簡短記錄;「觀」、「行」兩字分別代表學習導引中「由外向內」的體悟,以及在體悟後「由內向外」的生命實踐;筆者希望這份記錄能提供未來的世代,在漫長的生命學習中作為參考的一份指引。
作為本專欄的首篇,筆者在開頭採用詩的文體,希望能將氣機導引的學習者中,跨越年紀、跨越角色的多元性,以及為了健康、開悟,甚至不帶特定目的的包容性,用詩文的形式,展現共榮共進的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