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專欄一 體證道德經 】
你的心裡也伏藏著「佳兵」嗎?
文稿彙整/楊慧敏

圖片來源/ Wix
道德經第三十一章
夫佳兵者不祥之器,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
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。
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。
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。
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。
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
偏將軍居左,上將軍居右。言以喪禮處之。
殺人之眾,以悲哀泣之,戰勝以喪禮處之。
兵者不祥之器
「夫佳兵者不祥之器,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」兵者,兵器或好勝好鬥之意,就是殺戮、攻擊武器、攻擊策略、征戰企圖、好勝之心,不管你拿的是上好的寶劍,或是作戰的利器,只要是兵器,就有主戰、主勝、主消滅、主擊敗的意識,確然不是好物品或好意識,萬物皆會嫌惡它,最終也都會滅亡。因此,悟道者不取之。
「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。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。」古代廟堂裡面左邊為陽,是大人坐的位置,所以君子所處之態度居左;右邊為陰,是小人坐的位置,若用兵者就處右邊。想戰勝或想戰鬥的念頭是不祥的,非君子處世之道。君子所處之態度與用兵者是相反的,即便手上拿著兵器,還是不主戰,以退為進,退無可退,逼不得已才採用兵器,以戰逼和,心平氣和才是正道。
「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。夫樂殺人者,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。」勝利是醜陋的,只有喜歡殺人者或好勝者,才會將勝利視為美好的。沒有人會喜歡製造仇恨者,喜歡殺人者或好勝者一定會很孤獨的,雖得天下卻失民心。
戰勝以喪禮處之
「吉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將軍居左,上將軍居右」,廟堂裡面左邊為陽,吉事以左邊為主;右邊為陰,凶事以右邊為主。回歸事物的本質來看所處位置,古代偏將軍主要任務為管理軍隊的行政事務,主責周全軍隊的吃、住、傷兵醫治以及全然而退,所以偏將軍居屬吉事的左邊;上將軍雖是總司令官,但主導作戰,在沙場上必須殺人,一兵一卒都要趕盡殺絕,主戰為凶,故居右邊。
「言以喪禮處之。殺人之眾,以悲哀泣之,戰勝以喪禮處之」,以一個主殺氣的狀態作戰殺人,殺那麼多人,是要悲哀痛哭的,因此,即使打了勝仗,回來時也要用辦喪禮的態度來對待。
處虛、處生、處善、不處殺
老子哲學無所不在,呼應天地萬物,所有立場都適用,從上一篇30章及這一篇31章看到老子如何看待生死,看待人生,看待人與人之間的終極關係。從養生、個人的志,談到整個國家、全民的大志。一個人面對自我的時候,要處虛,就是第30章所說的「以道佐人主者也」,就是要以宇宙自然常道的法則來對待自己,要以無為養生,以處虛的哲學來進行管理,讓身體的六十兆細胞能夠安居樂業,充滿細胞的張力,活出最大的人生效果;擴大到對外及國際之間的重大時刻,要去除「兵者」的備戰狀態;處生,處善而不能處殺。
人最強烈的手段就是殺、戰爭,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格鬥,每個人呼吸之間就爭一個贏,這就是「戰」、「兵」,那是老子絕對反對的,求生的人是吉,主戰的人是凶。兵者,除了具體的兵戎相見,還包含內在的好戰之心、好勝好強之心及採取的態度,例如:夫妻之間若「兵」在心裡,採取處處不信任對方的柔性暴力,夫妻必生嫌隙。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主見,主見一來就是起戰心,我們日常生活有多少是在「兵」的狀態,起心動念越銳利越強的東西,就越是所謂的「佳兵」,恨、嫉妒、揣測就很銳利,都是「夫佳兵者」。我們內心裡面其實都隱藏著「把別人踩下去」的心態,以現代人而言,這類人是沒有朋友的,趾高氣揚,好勝心強,鬼神皆遠之,誰願意靠近?何謂吉凶?一念之間而已。千萬不要用兵,不要用暴力、對抗,天下不是對抗出來的,天下是合作出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