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【 專欄一  導引香道 】   

香道的境界

   

文稿彙整/識香課整理小組

多雲山頂

圖片來源/ 編輯小組

導引香道的訓練有三個階段、三個層次,一聞味道、二聞氣、三聞境界。識香課從一開始,我們先認識各產區各品類的香,學會分辨它們的特色與差異。接下來,我們強調聞其氣而不聞其香,氣,就是作用力。也就是說,我們聞的不再是對沉香的認知,而是一種感受、一種情境。這個經驗積累到自然而然、不思而能時,聞香的境界,也就不遠了。
 

比方說,你曾在一個微雨的冬日早晨聞香,那個美好的片刻,讓你充滿由衷的感恩,從此,這個香氣就乘載著那個早晨的一切,儲存在大腦的杏仁核裡,每當你再聞到那個香氣,你的感覺記憶連結到海馬迴,它就會從杏仁核把那個情境召喚出來,讓你彷彿回到當時,即便今時已非當日。就像蘇東坡、黃庭堅和李清照,他們在遭逢大難時,只要有沉香為伴,過去曾經擁有的一切美好,就隨時都能重現,造次顛沛,就都可以過得去了。
 

所謂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。一切的現象、事件,都包含不可見的「空」和可見的「色」,波粒二相同時存在;一件事情發生了,就看你是看「空」(波),還是看「色」(粒)。我們的認知,型塑我們的處境;把壞的、不幸的認知坍縮掉,就可以在同樣的事件中,看到上帝的祝福、生命的莊嚴。其實,不論你怎麼看,都只是一種波動的存在,你的想法,就是一種波動。你坍縮了什麼,就剩下另一面的你。好、壞,憂傷和快樂,都是一體兩面的同時存在。
 

我們從星洲、海南、越南、惠安,一直聞到土沉,學會判斷各產區的香及其結香的因由和所呈現出來的香氣特質。體察過豐富的經驗法則,在大腦皮質累積了大量關於沉香氣味的長期記憶。並且,那些氣味印記產生的作用力,讓快樂、年輕、喜悅、慈悲、感恩的感覺,儲存在杏仁核中,如此,你就可以創造自己的命運,決定自己要活在怎樣的情境中。
 

到了這個層次,也還沒能真正從幸與不幸、好與壞的二元對立中解脫,真正的解脫是不在好也不在壞,楚河漢界已不存在。聞香要到達泯除楚河漢界的層次,就得提高境界。境界不夠,難免落入一邊;境界高,兩邊都在你之下。
 

境界是什麼?比方說,在國外被扣,要求我提出對等代價交換。我覺得那個人的心態其實是我的一部分,所以我不會生氣。假如我討厭他,答應他的要求,表示我也會利用職權勒索人。假如他是人性之必然,是那個生態運作的律則,這一切不就是應該的嗎?再說了,假如我把他看作是我的某一面,而我知道這樣的我連我自己都覺得討厭,我就會發誓不把這一面表現出來。所以,從這個事件得到幸福、快樂、滿足的人是誰?是我!但我看起來是被K、被勒索!我把壞塌縮掉,變成我的好,結果是贏是輸?

 

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,只是沒有經過訓練而已。導引香道課一步一步把大家引到這裡,讓大家對「境界」有系統性的感受。因為境界不是一種做法,而是感受的邏輯。除了實務的練習,還要運用大腦解剖學的原理,你才能真正有這個道行。當然,你自己也要夠努力,我只是藉沉香來啟發你的覺知,不代表聞了沉香就可以提高境界。
 

透過交叉聞等級不同的香,你會感覺到什麼呢?你能不能在壞中看到好?在那些氣味中看到自己?到此,就已經不是聞香的氣味,而是聞自己的氣味,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。有了這個本事,就可以在壞中看到好,在好中看到壞,因為都是來自一樣的作用力,來自同樣的生態。練到最後,大腦產生了這樣的邏輯,即使你聞到的是泥土,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合香。因為泥土是天所化生的,是天造就的所有生命化成灰燼之後形成的。「道法自然」,就是塵歸塵、土歸土;泥土「含藏」而「化」的力量,成就了宇宙萬物的生生不息。
 

生命的真相是,在最不好的地方,在風險最高的時候,反而是最珍貴的時刻,這叫「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」,因為它最接近道體,就像泥土可以消融萬物,把所有腐臭轉成泥土的芳香,你可以在泥土中聞到所有生命曾經發生的故事,這才是最偉大的力量。一塊質地純淨的好香固然珍貴,但那也只是「好自己」;香道的境界,是要像泥土一樣,化掉所有來到我身邊的一切,讓別人、也讓自己出香。
 

所以,為什麼要趨吉避凶?我們要珍惜所有的不好,珍惜所有的傷害,因為那都是祝福,是用接近道體的方式、用畜牲的方式來接近你,只要把這個畜牲收服,你就是聖人。能這樣,還有什麼傷害奈何得了你?還有什麼無常會把你搞得失魂落魄?「一切唯心造」就是這樣,因為大腦的狀態就是心,一切都在腦。所以要從覺性中改變大腦的識性,只要把這個邏輯變成長期記憶,輸入皮質,就會成為本能,以後你就會這樣回應世界。個性的養成就是長期記憶堆疊的自我習慣。長期記憶在皮質,短期記憶在海馬迴,感覺記憶在五感。要把感覺記憶丟到短期記憶,變成長期記憶,必須重複這個感覺。以後聞到泥土就會聞到過去曾聞過的所有香,因為你已經把感覺記憶的神經元訓練到很強大了。一罐泥土,你聞過的任何一種香都在那裡面,那就是無極。 只要有立場,表示還在想法中,還沒完全擺脫。要在完全的壞中看到好,才叫無極。因為已經沒有好壞了,好就是壞 ,壞就是好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,「無為法」就是好壞了然分明,但沒有好壞。這才是香道的教育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