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練功筆記 】
本分就是好好的被成就
賴鈺晶

圖片來源/ Wix
進入氣機導引滿11年,在種子班練功也屆10年,面向張老師此生50年與宿世積累深不可測的功夫底蘊,一週二次的業餘10年,自己的程度也還只是個起步的孩子。孩子上課一直都記著筆記,記筆記是一種用文字拍紀錄片的概念,是一種實驗室裡要寫實驗日誌的習慣,是一種下班後很疲憊防止打瞌睡的工具。為了這篇十年一次的練功筆記電子報作業,特地翻出10年前的筆記本,彷彿進入時光機一般,過去課堂中的影像歷歷在目,躍映於前。
隨手翻閱一下筆記裡的文字,不禁莞爾。想想當年的自己與當時的文字,距離實在很遙遠:動作要點做不到,心法指引難意會。但就還是傻傻的記錄,呆呆的聽講,每次上課都像是第一次那樣的心情。就這樣十年。看看現在的自己和現在的文字,距離還是一樣的遙遠。因為那都是老師的話,用來指引來路與去向,做為學習者的自己,當然無法在當下兌現。這很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,永遠只能是個孩子。
因為距離遙遠,更知道可能遙不可及,甚而可能也不存在著一個「什麼」的結果,所以也耐人去尋味。有跡可循的、有期可待的,總是很容易就索然無味,因為落入窠臼。而得不到的也總是最好的。欲於無欲。
在氣機導引,練身體的動作是大家的公約數。這部份很困難,但是很輕鬆:困難是源於自己肢體天生的笨拙,笨拙到在讀博士班時(已經三十幾歲了)還會夢到體育被當掉而嚇醒;笨拙在右膝後十字韌帶上的那顆釘子,這三十年來從沒讓我忘記它的存在;甚至懷疑自己根本就沒有鏡像神經元。因為知道自己身體笨,一開始曾經很努力地想要記住每一個動作的要領,買書來看,畫重點,上課的筆記還有自己招牌火柴人的連環動作圖。結果仍然是記不住,索性就多上幾堂課,傻傻的上,以次數累積身體的記憶。也因此練功變得很輕鬆,因為只要繳學費就可以累積次數,老師慈悲,感恩師傅!身體有動就會快樂,所以這十年來練功都還蠻快樂的。單純的樂受容易持久,如孩。畢竟身體要的真的不多。獅子也是餓了才打獵的。
進入無極內息導引的功法後就是練上丹田,來到一個無涯之境的新體驗。因為上課聽久了,筆記抄久了,身體知道了幾個需要深深體會的名詞:諸如舉重若輕、其中有信、有一凸必有一凹、做在空裡、流動、煙霧、盪勢、萬招歸一招、一招化萬招、起式與收式之間是法會、螺旋、曰大曰逝曰遠曰反、返點、力學、圓圈、切面、結構、在核心放鬆、蓄勁、藏、處虛、處眾人之所惡⋯⋯。這些「引導詞」或為一種比喻、一個原理/原則、一種狀態/現象,很像《金剛經》所揭,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對於這些概念的理解、體會,隨著一次一次的身體經歷,有練功的日子裡和沒練功的日子裡,都會有「歐,可能是這樣!」、「歐,原來不是那樣!」,在下一時推翻上一時的「嗯!」。這種不斷的暫時建構、再次推翻的覺察與體悟的歷程,跟做研究很像,也充滿著樂趣,也是無極的魅力所在。
老師上課隨機說教,所有的發動也都有其教學意義的佈局,有些是顯教,有些是密教,看似是無厘頭的衝動,背後也都有其弦外之音、言外之意。往往隱微的比顯揚的更加震撼與啟發,因此也更加深邃與美麗。一切的一切也都只是為了讓大家學會把人做好。而讓自己最感動的是,老師曾在幫我治療疼痛時說:練那顆丹田是為了救人。萬般都是為了成就來這裡的人,做為一個學生的本分就是好好的被成就。同人於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