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【 專欄四  股海人生逍遙遊 】   

我的錢你的命
要錢還是要命

   

​蔡育展

觸摸

圖片來源/ Wix

橋水創辦人Ray Dalio對貨幣的結論是這樣:All Currencies Have Been Devalued or Died。貨幣不是貶值就是消失。這是他研究了幾百年西方經濟金融史之後的結果。

 

其實真要講玩弄貨幣,廢物換真貨、空手套白狼,中國才真算得上是老手,翻開中國歷史,不論承平、戰亂時期,每隔一段時間貨幣操弄、強買強賣就會發生。但是不論再強大、暴虐的帝王,或是再聰明、高超的手段,時間拉長最終都要臣服在市場機制下。市場機制是什麼?自願的等價交換。

 

亡我祁連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;失我燕支山,使我婦女無顏色。當年霍去病六次遠征匈奴,深入匈奴根據地,遠至今日的貝加爾湖,解除中國北方長期以來的邊患。霍去病能夠成驃騎將軍,民族英雄的背後,鮮為人知的是他的大老闆漢武帝背後一連串的「貨幣改革」。打仗要人更要錢,存錢來不及花,用騙的用搶的還是比較快一點。

 

自古以來貨幣有等值概念,會以類似價值的通用金屬以促進商品勞務的交換並達到保值的效果。信用貨幣則建立在信心上,但是還有一種歷史不太明講的方式,信用貨幣的基礎是建立在恐嚇加武力之上。

 

漢武帝時沒有紙、沒有印刷術,無法濫發紙鈔,但是打仗要錢,靠徵稅、省吃儉用,等錢存到了匈奴也打到長安了。怎麼弄錢呢?漢武帝沒紙,他很聰明的想到一個辦法,把皇家養的鹿製成鹿皮,加上彩繪紋飾,一張等值四十萬錢。王公巨室以等價黃金購買後,送給皇帝當貢禮、繳稅。一般小康之家則使用白金幣,分龍、馬、龜三種,其中龍幣值三千錢。對老百姓客氣點,發行三銖錢,但是老百姓必須以舊的四銖錢等值兌換,三塊錢換四塊,只有訛你三成多。
 

很客氣的方式吧,專搶有錢人而已。但是想想聰明的中國人會做什麼事?真的是殺頭生意有人做,賠錢生意沒人做。一張絕佳鹿皮成本兩千錢可以當四十萬錢上繳,白金幣偽造的利潤大約三倍,全國上下齊心來畫鹿皮吧!殺頭死罪一年內處死了幾十萬人,民間為了搶偽造利益自相殘殺的人數可能更多。一年後漢武帝也沒辦法了,這法搶不到錢,換個方式吧。民間當時私下流通的貨幣是五銖錢,漢武帝便下令以官方鑄造的五銖錢為主,以一擋五要換回市場上流通的五銖錢,這比例比鹿皮客氣吧!但是市場仍然不買單。怎麼辦呢?還是殺人,不換的殺,但是之前死了幾十萬人,這次殺了幾個皇帝也知道苗頭不對了,人都殺光了誰來繳稅、打仗?一代雄主低頭,以市場價格流通官方五銖錢。要錢得換個方法,透過市場機制吧!但是漢武帝的市場機制,不是死老百姓心裡的市場機制,不過這是後話了。

 

漢武帝如果換個方式,每年偷個一成兩成,也許大家也就接受了,前提是生活還能過得下去。但是當一個貨幣的使用對商品、勞務的生產已經造成危害,就不是慢慢割韭菜就好。不過慶幸的是現在的反動還只有在結構性通膨上,不用老是打打殺殺的了。不打不殺,怎麼維持美元信用貨幣的價值呢?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