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練功筆記之一 】
轉換眼耳鼻舌身意的期待
鄭雅靜
圖片來源/ wix
五蘊形成識的運作
每個人有根性、識性和自性。「根性」來自與生俱來的DNA,是未受教育之前的我。「識性」是感官神經綜合區與大腦各部區域的認知,如習慣、感覺。「自性」則是放下根性與識性的感受。練功不能只為身根的養護,還需讓眼耳鼻舌意身意六根同時獲得解脫,因為眼耳鼻舌身五感無時無刻都在投射我們的內心狀態。
「五蘊」是佛教的術語,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種心的生成。五感各有自身的識,如眼識、耳識,第六感的意是意識,可以分別五感的不同狀態。除了嗅覺之外,其他感官的感覺訊息都會通過丘腦的「受」,再送往大腦去想、運算。如果說「色受想行」如同一面鏡子,所照見之物就叫做「識」。
人腦約有約1,000億個神經元,神經元的軸突會連接其他神經元的樹突,軸突與樹突一連結就形成突觸,形成神經元網絡。大腦皮質的額葉、枕葉、顳葉和頂葉各部一接收到丘腦轉傳遞的感官訊息後,隨即展開不同的運算,運算結果會賦予不同「識」的意義。比方,額葉影響一個人的辨識、思考、意志、人格。枕葉是視覺功能中樞。顳葉處理影響聽覺、味覺、嗅覺,並能將聲音轉譯成語言的理解。頂葉處理各種感覺訊息、語言功能和空間感受等。各種不同神經元職司不同的功能任務,而且仍持續演化中。
五蘊可說是「色受想行識」的整體運作,形成「識」的運作方法。大腦的「想」主要來自一個人的DNA資料庫,以及五感與外在世界投影的境合。大腦一有意圖,意念生成,作意後就產出了「識」。
比方說,眼根具備了DNA賦予看的功能,眼睛接觸到色境的萬物後,在「所」(「所」是具備該種功能的感官所在,或稱為「能所」)起了覺受。這個過程是眼睛的自性看見了萬物,到丘腦做轉譯處理,抓到「受」之後再到大腦去想、計算這個訊息的意義,然後到各個區塊腦去提取資料,運算彙整成一個結果,叫做「行」。繼而產生一個「識」的答案。
用身感歸納其他識感
所以「識」是人的一種認知,從而演繹出各種不同的執著,形成妄心。若一再重複色受想行識的連鎖反應,將會讓「識」的認知更形執著,認知越深,人的執著就越強固。
如果「識」已經成形,就很難將其翦滅,但我們可以通過修練來提升自己的境界,所以要練「不要想」,一直練到「轉識成智」。練無極的動作時不用想——斷想。斷想後,「行」、「識」自然會斷掉,只存在「色」、「受」。此時的「受」是感受。「色受」是眼耳鼻舌的色受在一個空性的心中,叫做「意」;沒有作意的「意」就存在色、受的作用狀態裡。此時的「意」是空心狀態,在意中看見五感的投影,心則在受中。色、受是簡單的看了就好、受了就好,這是本心,也是真意。
所以我們練無極是用第五感的身感來歸納其他的識感,但最終仍由第六感的「意」來做出各種區別和抉擇。轉換關鍵在於回到眼耳鼻舌身的本能覺知,也就是轉換眼耳鼻舌身意的期待,產生當下的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