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練功筆記之一 】
「識」:概論/生成/ 特性/ 轉識
莊朝傑
圖片來源/ wix
概論
我們對外界環境「色聲香味觸」(又稱五塵,喻其具有染污性)的認知,是透過「眼耳鼻舌身」五根(器官)收受,形成「眼耳鼻舌身」五識(感知),此時第六識(意識)與之並起,加以「思惟」和「分別」,做出「選擇」,選擇有利於自己的部分,逃避自己厭惡的事物,結果就產生「苦」或「樂」或「不苦不樂」,造成煩惱,也由此造出善、惡業,但世俗的教育與日常經驗法則卻都以增長「意識」的「判斷及分別」能力為目標,以謀取世俗價值與慾望的滿足,使得人們浮沈於苦、樂中。
「識」各有其限制,如「前五識」各有其接收光波長與音頻範圍的限制,也有嗅覺疲勞、觸覺錯亂的情況;而「意識」是直接受著末那識「我執」的牽引;至於「末那識」則執取「阿賴耶識」裏累世以來的「記錄、習氣」為「我」,所以受以上種種因素影響而形成的各種「識」,當然有缺陷、不完美,必定會蒙蔽我們對外境認知的真實性。
身體收到外界的訊息形成「五識」,在內心產生「心境」,其間都經過「意識」的「思惟及分別」作用,所以心境會受到「識」的偏執影響,無法真實地感知外界的原貌,故必須跳脫「意識」的干擾,內心直接與自由的「五識」連結,才能真實感受外界訊息的本質。
人類所以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,是因為有發達的大腦半球,處理著「意識」的「想法、分別」,以及下達神經訊號以完成由「意識」而來的語言和身體動作。「意識」和「大腦」兩者相倚互需而壯大,人類在滿足慾望的過程,促使「意識」的力量逐漸開發、增強,同時也提升大腦在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的比重,但也附帶地壓制人類在演化之初「基礎覺知」的能力,例如對環境的感受力降低,如:地震預兆、氣候預感、地球磁場定位及迴游、遷徙⋯⋯。人類雖以科技知識發明儀器彌補,仍遠不如一般動物靈敏。這也算是「意識」發達而造成的附帶缺失。
意識的生成
意識的生成次序就是「五蘊」,所謂的「色受想行識」。
一、色:物質。山河大地、世間萬有,包括動物、植物、無生物。是外境,在外。
其他受、想、行、識,則屬於精神作用,在心,屬於「心法」,在內。
二、受:領納、感受。若連結喜愛的外境而受,稱作「順益受、樂受」。連結不喜愛的外境而受,稱「違損受、苦受」。連結非可愛也非不可愛的外境而受,稱「俱非受、中容境、不苦不樂受」。對「樂受」會起貪戀心;對「苦受」將起憎恨心;對「中容境」則起「痴心」,例如:獵人在地面發現獵物的足跡時,是「中容境、不苦不樂受」,因為獵物還未到手,所以「沒有快樂」,但仍有一線希望,所以也「沒有痛苦」。但在此不明朗的情況下,容易起「痴心」,沒有得到卻仍有機會,一直放不開而沈迷於此,賭場的狀況也是如此令人痴迷而愈陷愈深。
三、想:想像。對於外境加以了解、想像,構成「概念」。在心理學屬於「知」的功能。
四、行:造作、作為。心的念頭,前者滅;後者生,此落彼起,念念片刻不停,就像走路一樣,兩足互相起落,持續進行著,故稱之為「行」。一旦遇到外境,即起善、惡之念,或貪瞋痴慢疑等念,由意念而行動,由「行」開始「造業」,造作種種善業與惡業。如心理學「意志」的作用。
之前的「受、想」只是心理的變化,無造業的能力;「行」的階段就有力量「造業」。
五、識:判斷、認知與分別。形成埾固的想法,「意識」的生成至此成熟。
例如:
1.對所有事物(色)。
2.接觸它、感受它(受)。
3.想像及分析對它的感受,對初經驗的新事物生起印象(想)。
4.起心動念,念頭一個接著一個產生(行),以「意志力」(造作)想要並進行更多體驗。
5.由於更多體驗就愈能深入了解、判斷、分別,形成堅固的「想法」(識)。
又例如:蘋果是「色」。第一次接觸到蘋果是「受」。對蘋果的外表、滋味、⋯加以想像、分析、形成概念,屬於「知」的範圍,是「想」。然後想要再次接觸蘋果的「念頭」一個接一個產生,此意志造作更多體驗(看、聞、摸、彈叩、吃)蘋果,是「行」。逐漸對蘋果形成認識,能夠分別蘋果和其他水果的不同,甚至不同種類蘋果間的差異以及成熟度、喜好的程度、⋯,形成堅固的執著(認知、分別、判斷),是「識」。
若只到「受」的時候不要再有「想」,也就不再有接續的「行、識」,那對所有事物就只有「受」「覺」,就能擺脫「意識」的生成與干擾,就能感受到外境事物的真實性。
識的內容與特性
阿賴耶識(第八識)是宇宙人生的本源,自無始以來歷刧生死流轉,永不壞滅,保存我們累世以來的習性、業(又稱「種子」,喻其潛藏並具有未來發展的力量),待特定因緣成熟,相應的業,如種子發芽般顯現。於胚胎形成時,第八識首先進入肉體,死亡時最後離開,它累世恆存但不審慮思量(不審察、不思慮、不分別、不量度),單純只是記錄、貯存。
末那識(第七識)執取/認定阿賴耶識裏表現出來(註一)的種子/習氣為「我」,而固執持有它(稱為「我執」),它追求自私自利,「永恆持續」地審察、思慮、量度,但「不造作」善惡之業,相當於於「潛意識」的範圍。
意識(第六識)以末那識為依據,攀緣(連結)有為法和無為法,涵蓋一切的事物與想法,具有審察、思慮、量度的性質,產生「了別」的作用,能夠「造作善惡之業」,它作用的方式是「間斷、不連續」的。
前五識(眼耳鼻舌身)是五根(器官)與五塵(外境)結合而成,眼耳鼻舌身任何一識起作用時,「意識」都與之同時俱起(註二),並對「五識」加以「思惟、分別」的作用。
在「意識」的作用下,所說出的話、所表現的行為以及所產生的思想(即所造的善、惡業),又逆向返回影響到阿賴耶識,形成所謂的「習氣、種子」,在累世輪迴或當世,各「識」之間如此反覆來回地互相影響。
轉識/轉「意識、第六識」
痛苦和煩惱都來自「意識」(想法)。先前我曾嘗試以「與意識作對」的方法對治意識,就是刻意「規避喜歡的事物」或強迫自己「選擇厭惡的事物」,以打亂「意識的分別」,削減意識的作用力,殊不知這是「以暴制暴」,製造一個「新意識」跟「原意識」對抗,仍然陷在混亂的「意識」泥沼裏,絲毫沒有減少任何煩惱或壓力,反而更為複雜。其實真正要去除意識的影響,我個人覺得要「反思」,不向「外境」去尋找煩惱的原因,因為煩惱之源不在外,它在自身,要反向朝自己內心檢視,當發現有個「念頭」出現時,就是「意識」作用的徵兆,我應該馬上「警覺」,並立刻向內心尋找「為什麼我會這樣想」、「為什麼我會這樣做」⋯等等。向內反思「為什麼我會這樣想」、「為什麼我會這樣做」等後續的意識想法,雖然也是一種意識作用,但這會幫我了解前面那個意識生成的源頭,也就是煩惱與痛苦的真正原因。習慣這樣的處理模式後,會讓我及早發現需要對治的目標,並盡快停止去「想」它。「原意識」缺少這個「想」的灌溉,就會逐漸消失淡離,跳脫「原意識」的箝制。當然「反思」的意識也會影響我們的心,也必須脫離。若能一點一滴地減少「意識」的「識性」(判斷、分別、想法),將逐漸昇起其「智性」(受、覺),就愈來愈可以明瞭萬事萬物的本意,即「轉識成智」,轉「意識」為「妙觀察智」,不再是「分別」而是「妙觀察、感覺、感受」。
轉「眼耳鼻舌身識、前五識」
「五識」都受制於「意識」的指揮,「意識」總是驅使「五識」選擇「意識」所喜好的部分去連結外境。所以要「轉五識」,必須同時轉「意識」(如上段文意)才行,必須先減低「意識」的箝制,才有「轉五識」的可能性,另外還要有「專注」。
「五根」雖各有其攝受的限制與範圍,它們並非完美,但我必須在盡可能的情況下,凝聚「專注力」於五根,配合「意識」而來的「控制程度」降低,期望能發揮至五根的最極限程度。
* 眼識初看事物外表的美醜好惡,進而鍛練內心的樸實與善良。
* 耳識聽其語義,進而聽出其性格、燥度、個性。
* 鼻識嗅其味道,品香,昇華至聞知其「氣」,氣是作用力、精神。
* 舌識嚐其滋味,品茶、品味。因舌連心,昇華至清心、清淨。
* 身識觸其感受,進而「同體悲苦」。
鍛鍊五識具有「自性」,不只感知外境的表象,更要不受意識的干擾,感受外境更深層次的「氣」與「性」,轉識成智,轉「五識」為「成所作智」,「活躍五感」。
轉「末那識、第七識」
「末那識」是執取「阿賴耶識」裏顯現出來的部分,把它認定成「我」,然後以這個「我」影響著「意識」的運作,一切以滿足這個「我」的喜好為目標,讓「意識」造種種善、惡業。「轉末那識」就是要消除「我」的存在,沒有「你」「我」之分,「你」和「我」是平等無二的,沒有任何分別,我們的言行(是我們內心的投射作用)就不會以自己的角度為出發點,而是以眾人的利益作考量,「利他」「益眾生」,甚至擴及「跨物種」的平等,是「利他」的極致境界。轉「末那識」為「平等性智」,「平等無二、一切平等」。
轉「阿賴耶識、第八識」
「阿賴耶識」即本心、本性,每個人、物種都有,且無高下之分。它像是一個倉庫或記錄器,含藏累世而來的習性。當阿賴耶識裏的習性都清乾淨了,就顯現原來的本性,就是轉「阿賴耶識」為「大圓鏡智」,「大」表示沒有界限、包含一切;「圓」表示圓滿、沒有凸角缺陷與萬事萬物都合、融合自然;「鏡」表示看待事物不著相、不扭曲,來則應之,去則不留。
註一:阿賴耶識含藏累世以來的眾業、習性,性質多樣且數量極多,喻之以形形色色的種子,潛藏在阿賴耶識中,待特定因緣成熟,相應的業,如種子發芽般顯現,才被「末那識」執取。而因緣尚未成熟的業,依然潛藏在阿賴耶識中,沒有顯現,也不會被「末那識」執取,靜靜地等待相應的因緣。種子(業)的展現時機完全取決於「因緣」,並非依照「先來後到」的順序發生。
註二:也有缺少「五識」,只有「意識」單獨生起的情況,稱「獨頭意識」,例如:睡夢、禪定、追憶過去、預想未來、癲狂、精神疾病。只有「意識」的作用,而無「五識」參與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