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【 專欄一/體證道德經 】   

復守其母


文稿彙整/李明

Image by Philipp Deus

圖片來源/ wix

天下有始,以為天下母。
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。
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不殆。
塞其兌,閉其門,終身不勤。
開其兌,濟其事,終身不救。
見小曰明,守柔曰強。
用其光,復歸其明。
無遺身殃,是謂習常。

知因果,復守其母

 

本章開篇即言「天下有始,以為天下母」,本源的「無」、本源的「始」,乃創造天下的「母」,萬物由此誕生。可與道德經第一章,「無,名天地之始,有,名萬物之母」參照並觀。

 

本章講的是因果論,母為因,子為果,「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。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不殆。」透過練功的身體體會,可以闡釋其中觀點。若將身體六十兆個細胞比做天下,氣做為源頭,創造出身體的一切。我們的肉體,包括肝心脾肺腎、四肢百骸等等,皆源自於氣。既然知道身體的因果關係,就不要一直想改善你的肉體,希望透過做什麼動作,鍛鍊肉體的強壯,而是要把氣顧住。身體由氣所生,練功的根本重點,在練無形的氣,而不是動四肢百骸去練身體。

 

在中醫理論中,人的身體具有多重母子關係。「肝主筋、心主血、脾主肌、肺主皮、腎主骨」的說法,就是指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五臟透過營養吸納與轉化機制,主導了筋、血、肌、皮、骨等人體周邊結構。肝主筋,保肝氣才能護筋膜,若熬夜晚睡,肝臟造血功能未正常發揮,隔天起來就會感覺身體僵硬。又如腎主骨,腎氣是骨之本源,要練腎氣以強骨。進一步內推五臟的原由,又有所謂「肝藏魂、心藏神、脾藏意、肺藏魄、腎藏精」的說法,人體五個有形臟器,對應了魂、神、意、魄、精五種無形的情志。若再輾轉探討魂、神、意、魄、精的原由,又會再推演出另一重因果關係,甚至推演至母系基因遺傳,乃至一個人的前世今生…由此,生命一切的推演都是因果,也就是不斷地轉因為果、轉果為因,以連成萬物。

 

另外,中醫理論中,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五臟,對應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的五行傳鏈中,也存在母子(相生)關係。如腎屬水,肝屬木,水能生木,故腎與肝是母子關係。能夠明白母(腎)的生化,便能了解子(肝)運作的榮衰,而要解決子的問題,可由母著手。

知道「復守其母」,就得由根本練養,也就是練功要練到氣的源頭,守在源頭,而不是去舉重、游泳或跑跑步機。「復守其母」之後,要想「沒身不殆」,終生不會面臨危險,就必須有「塞其兌,閉其門,終身不勤」的具體做法。

 

六根門戶關閉,保持童心

 

六根往外叫「兌」;六根向内叫「門」。閉塞六根,阻隔神識往外散逸,也不讓太多雜訊進入,如此面對任何事情,會有用之不竭的智慧來處理,終生受用不盡。天道是自然的法則,無須刻意尋找,或費盡心思想去看見,若真有你需要知道的,自會出現適合的緣分與人與你產生聯繫。所謂「不出戶,知天下;不窺牖,見天道。」如果一個人總是「開其兑,濟其事」,六根打開外放,百般去追逐六根的連結,太過於有所作為,不斷讓自己起心動念而深陷慾望之中,必將終身忙碌慌亂,開什麼處方簽都沒用了。
 

因此不要以為「開其兌」,讓孩子從小多看多學就會聰明懂事,因為「五音令人耳聾,五色令人目盲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畋獵,令人心發狂」。如果童年時就不斷刺激六根,以後就很難有什麼可以滿足他。所以孩子不該聽的不要聽,不該看的不要看,否則不斷用內心去反應各種刺激,情緒跟著拉高盪低,以後的人生又要怎麼動盪才能滿足?

 

由此進一步思考童年教育的課題。老子說「專氣致柔,能嬰兒乎?」就人類生命歷程來看,4歲前是嬰兒狀態,之後就開始有私慾,會爭了。人一出生最重要的是認識世界,四歲以前的先天階段,儘量讓孩子透過探索去認識世界,父母只需引導,而不要過度介入,因為所有身體反應會教他,記在身體本能裡。在一次次摸索經驗中,孩子會用一顆童心去接納,找到跟人、跟萬物的定位與相處之道。

 

如此透過自我教育來拿捏與世界的關係性,才能建立長遠的膽識與自信,有如肥沃的泥土,在日後面對事情時,知道如何找到最好的方法,以創意競爭所有的流俗;也願意接受挑戰,人生有無限可能。如果從小一直跟孩子講道理,讓他的世界被定義得太快,作用力跑到大腦,童心也隨之泯滅,什麼都是你教他的觀念。等他長大後記住的是你給的規則,之後一生也都活在這規則中,遇事容易畏縮,就怕做錯。

 

智慧是看見真正的價值;不用力才真正有力量
 

大多數人都是被社會定義,跟著流俗走,做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,只有高智慧的人,才能看見無的作用力,始的源頭,洞徹萬物生成之前微小的「機」,因此清楚人類集體意識的盲點,這是「見小曰明」。例如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」是眾所皆知的教育理念,一般父母大都早早將幼兒送到托兒所和幼稚園。你要有高智慧,才能看見保持童心的重要性,進而有顛覆傳統的做法。

 

真正明白的練功之人,做動作的時候,能夠看到腦氣、心氣及身體之氣的生成與發展,看到自身的起心動念,所以能夠不用力。夠力就不需用力,柔柔的就可以完成事情,這才是真有力量。「守柔曰強」,老子之言,就是如此鏗鏘有力,一語道斷。真正的強者,身段保持柔軟,內心明白透徹,理解「讓、給」之道,損之又損,成全他人與萬物。如此之柔,才是真正強大,不像弱者心存忌妒,見到他人強大就感到不安,急欲將自身練成一身肌肉,塑造強大的假象,終日處於戰戰兢兢的狀態。

 

回到內心的明心見性

 

「用其光,復歸其明」,明是體,光是對的作用力。我們應該讓六根的作用力,回到對內的明心見性上。收視返聽,返回自己內心,回到大徹大悟、了然於心的狀態。因此首要為覺察,不管在哪裡,都能夠用心看到自己,問自己內心觀察到人生的什麼,讓內心改變。人生歷程中,很多事你會捨不得,或定位不清,因此忽而這裡,忽而那裡,最終一無所成。只有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自修自克,損之又損,讓自己越來來明白,你就更能接近眾生,清楚知道人類苦在哪裡?才會回歸真正的價值所在。

 

人只要回到肉體本身的源頭,回到內心清明的覺察,凡事往內在走,任何事都在「兌」的關閉中,便能「無遺身殃」,終生不會留禍患給自己。「是為習常」,這叫做懂得自然因果關係。人生不要說了做了很多,卻毫無成果,要學會所言所行都直接達到目的。因到果之間,其中的作用力就是緣,付出同等努力,未必能夠獲致同樣的結果,從因到果的變數就是緣。緣就是光,把光照向內心,洞察自己,而非往外看別人,此乃向內的智慧。當你在因地努力,產生緣的作用力,果就已經當下存在了,這叫時空統一。

 

守母章如何用在練功

 

練功是回到自性本心,做動作時保持在覺中,動作是輕輕流動的覺知,覺知其作用力,覺知到內心的清明自在。「無極內息導引」為母,可將其拆解為十八套功法,是為子,代表十八種身體的作用力。有母有子,形成生生不息的創生力。十八套中的「引體功法」如大鵬展翅、甩手踢腿等,旨在強肌壯骨,透過螺旋、延伸、開闔、絞轉四大原理,舒展關節、經絡的空間;之後進入內臟的練養,從空間轉入內氣,如肝臟功法的攀足長筋,練筋是為了理肝氣,益肝血,養固肝臟;當身體的空間足夠,便進入導氣功法,此時已不需要過度的物理化旋轉,而要練到身體的氣機作用。練導氣功法時務必「復守其母」,回到引體和內臟功法所成就的作用力,如果缺乏那種作用力,做動作是毫無效果的。

 

進一步而言,如果沒有練好導氣的功能,再怎麼做無極內息導引的動作,也沒有任何成效。所以,練無極內息導引之前必須先回到因地,也就是引體和內臟功法所創造的身體空間,氣的所在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