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2024年終一分鐘・之八  】   

面對變化新局省氣定氣順氣

一晚班

一晚.jpg

圖片來源/ 編輯小組

職場上的體悟

 

莫仁維
 

2024 年是充滿動盪、挑戰與質變的一年。
 

年初家父的往生,畫下一個工程界時代的據點,也啟動了我在氣候變遷和數位時代新格局與定位,從穩定國內外的1200人公司的局面,到延續與開創國內外產業中點點滴滴的新關係與氣象。在這一年也這麼剛好要夾帶著喪事,還得做好好幾個不一樣的活動來帶動產業的新動力。這一年我接任50多年前我父親所創的亞澳道路學會,感謝台灣、日本、澳洲、菲律賓等國家的支持! 同時這一年也是我接棒康乃爾大學校友會會長。

 

家父的離別,也畫下家中大家長的份位,而在這變化中我如何辦演一個有包容、無我領頭羊的弟弟角色?  六月,我又得了第二次的COVID,種種花了6個多月的時間才恢復,這些事都在短短的半年多中同時發生,從各種方向打擊了我的身心,也不知不覺我回到我多年練習無極中尋找我的道心,好讓我調適我的身心。 從調整我的思考方式,到心情歸零的努力,到身體的忘我地去歷練心中的靜與溫馨的火苗,到虛化連結我的靈,連結到暗能量助我的質變。我充滿感謝家人與氣機導引的大家庭溫馨陪伴。
 

謝謝老師在每個關頭中無私無我的點燃一滴一滴的真我。這幾個月我感受到雪山坑的大自然幫我修復的力量,無極的道法自然的包懷,與沉香的祝福力量!我也正在繼續努力以省氣、定氣、順氣來調整自己好讓我續面對充滿變化中的新局面。

 

 

鄧美玲
 

回顧2024年,似乎比以往更忙了,忙什麼呢?除了二十年來未曾間斷的文字工作,也因為新的緣分,自然就增加了新的工作量。老實說,我雖然也樂此不疲,但也深自反省到,這其實是我最難刨除的根性,它反覆地以不同的姿態與面貌,伺機潛入我的生活,讓我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被它綁縛,等到我覺察時,它已經在我的生活裡盤根錯節,很難清理了。

 

麻煩的倒不是「事」,而是沒事就給自己惹一堆事的根性,到底從何而來?是我從無始以來的過往生命裡的哪個缺憾造成的代償,還是,我得透過這些「事」來償還過去積欠的緣?

 

這一年老師教的課程從「道的周天運轉」到「省氣定氣順氣」,那埋得最深的根性似乎就這樣被順勢鉤引出來,擺在面前時時警醒我,我還有很多尚待完成的課題。所以,結論是,一切都好極了!

 

范家豪
 

是學習承受的一年,在飯店業的職場,在既有的工作行程中,總隨時有著不在預計範圍內的事項、客訴直插過來,突如其來的發生,總衝擊著當下心的狀態的起伏,隨著最初的焦慮緊張,在不斷的經歷,當衝擊來時,心的狀態仍是會起伏,但能有所承受,能先hold 住著波動,再轉化出後續的行動。
 

亦或是在進行一佈局安排時,當下不被同仁所認同和誤解,所受到負面語言的衝擊,即使當時間點到達,所設的安排發揮了作用,也不因此而回憝回去,只是承受了下來,笑容的面對。

 

張尊堡
 

轉眼間就已經2025年了,想想也有一年的時間沒有回到教室上課。回顧這一年的生活,幾乎都投入在工程還有育兒之間,那這兩件事情有一種強烈的對比感,感覺一年時間很短,20年都還做不完一個工程,一年時間又很長,可以讓一個小嬰兒從出生到學會奔跑。除了這些事情以外,今年也面對很多劇烈的變化,從年初總裁離世,感受到工程時代的變化;年中一位資深的同仁離開,讓我突然要身兼八職披掛上陣,面對槍林彈雨;年底弟弟出生,讓本來最急迫的任務都沒辦法比小孩的哭聲還要更急,更要優先完成。這些讓我只能不斷縮減自己上課、吃飯、睡覺,甚至上廁所的時間才能勉強把這些任務完成,在焦頭爛額的生活面前就會覺得常常問自己「我是誰,我在哪,我在幹嘛?」

 

在這一整年的忙亂裡,或許只有跟隨老師前往茂名、海南和寮步收集大地瑰寶沉香出書資料的那幾天,才有機會把窗戶打開喘口氣,勉強維持一點和導引的聯繫。翻閱手機的相簿勉強回憶起這一年的生活,發現其實也完成了很多事情,更覺得一年的時間真的很長,長到什麼事情都沒辦法直接回想起來;一年的時間又很短,等到都已經過完了,還沒辦法感受到自己到底又變化了多少。只希望從明年開始的育嬰假請假之後,可以好好的回到教室上課,也把自己的生活重新對焦,重新對頻。

 

身體的覺受

 

黃祐充
 

2024過去的一年,生活在穩定和規律中度過,但在規律中又有些變化,大概是以每周為單位,形成在家庭、事業、練功和教學等面向的循環,有點像是道的周天運轉在生活中的實踐,因此體悟到好好地生活就是好的修行!此外,張老師在過去一年談到了量子力學中的波粒二象性、波函數和波函數坍縮等概念,對我有極大的啟發,從此面對這個世界、面對眾生與面對自己有了不同的觀點,同時也學會用更自然的方式與自己的身心靈互動。在氣機導引最大的收穫就是分泌多巴胺,因為對未來永遠充滿著期待!

 

林秉輝
 

先前感受不到老師為何要教授五感,除了身體自覺外還要品香、茶道等。直到今年上半年頗受長新冠之苦,下半年遇到腎結石,才深刻感受到很多事情不是上課看書就可以體會明瞭。也更感受老師說 「感覺你的感覺」,也期勉自己繼續往這方向前進,提高感受廣度,進而降低與他人溝通障礙,起碼耐心等人把話說完,意思表達再下決斷。

蔡小泓
 

前一陣子因為腸胃道出血,赴臺大急診,在臺大醫院住了十天。此期間我除了覺得生命的無常,隨時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外,我也發現多年來氣機導引的學習,看似日常,卻已深深烙印在我心底,時時刻刻都會想著它,受它的影響。因為我在赴醫院就診時,包包中就放著紙本的電子報,心中想著裡面的省氣、定氣、順氣我還沒有弄懂,要趁空擋時候好好研讀。在醫院無法上課,心中却一直想著不知老師又教了什麼新的內容,我必須想辦法趕快補足,以免落後同學太多。躺在病床上我也會想著老師教我們的地板無極,不時的想要動一動,以免原本就硬梆梆的身體更加的僵硬。住院期間打開line,裡面也滿滿是氣機導引同學捎來關切的信息,讓我感動。

 

這一次住院,我很幸運有弟弟在旁邊悉心的照顧,這也使我想到其他像我一樣單身的同學,如果遇到一樣需要有人在旁協助情況的時候,請給我服務的機會。我總覺得大家有機會在一起學習是很大的福報,我很珍惜。希望藉這個大家同頻共振、相互扶持的緣分,造就更好的你、我。謝謝大家,感恩!

自身的感悟

 

高袖桐
 

跟大家提提幾個月前的情緒爆發點,好好觀察這個情緒,不對事情發生懊悔自己或者帶著譴責,只是面對這種情緒背後自己怎麼了,是傷害呢?還是恐懼?我的新識舊識有很多恐懼的堆疊,讓人不夠沉穩安靜。例如當我講話的時候,長輩看我不足的眼神,害怕講的不好,害怕被比較,觀察這個長久以來問題的發生,我深刻專注的看著那種恐懼、傷害,害怕被看到的缺點。面對這些恐懼,解決辦法是劃定一些邊界,更可以像每年的一分鐘一樣,把要講的仔細想並寫下來,以前我懶散、不謙卑的行為,心裡總是認為我管你怎麼看我,我不想好好講,表示我不想讓人好好了解我,那表示我不想好好地把你我之間的關係處理好,下意識會過來攻擊我。所以我還是好好面對內外一併解決,對自己的內外的一致性,自己內心才得到真正安靜,然後最終這些傷害也逐漸萎縮消失了,自己也能成長,在識中覺醒了。

 

現在感覺對生命,任何事物都有熱情,而且不是以往那種只專對某事某人,只有三分鐘熱度,生命仔細咀嚼一切變得有趣深刻。

 

謝碧芸
 

今年過的很平順,也比較隨性,不再規定自己一些功課。現在幾天不出門,幾天不說話,也不會覺得違和或不適,可以真正的讓自己靜下來,不再沒事找事做,可是上一堂,聽老師說:沒事做的人,就是沒有用的人(抱歉,我不知道有沒有曲解老師的意思),可我就想沒事做是無用的人,那麼什麼是有用的人?應該不是有事做,這麼簡單的定義。

 

游夙君
 

謝謝2024年所有發生的一切,也謝謝老師、同學們如鏡子般的映照。記得練功房裡種種模糊的比喻,經過大腦慣性的神經元迴路而形成的內耗,有次聽逐字稿的內容,緊握的拳頭捶向桌子之前,瞬間鬆開,體驗到對自己慈悲的力量!

 

之後漸漸可以在生活中及時按下大腦想法的暫停鍵,不繼續向外投射自己的不滿,轉回到自己。雖然有時還是會被大腦的慣性拉回來,心裡無礙,自然地可以在未知中走出不同以往的路來。

謝珪如
 

2024年是我重生的第二年,經過2023一年的調養與沉澱,讓我有機會面對自己並思考要成為怎樣的自己,我找到了自己可以重新出發的方向,感謝過去的自己努力在各方面的學習,讓我現在有能力整合並深化過去自己的所學與人互動,感謝每一次來到我面前的機會,我把握住甚至積極爭取這樣的機會,讓我可以經由分享自己所學,帶給彼此更好,另外還能夠在其中覺察每一個當下的自己,落在道的周天運轉羅盤中的哪個角落,讓自己有所依循的朝更好的自己調整。感謝張老師不厭其煩想方設法地引領提點,讓我更有底氣的勇往直前,感謝同學們在我不足時給與我的協助,感謝這一年所有的發生,我會繼續努力讓自己更好。

張育誠
 

過去的一年,試著放大覺性來做決定,告訴自己的大腦少點分析、少點計算,順心而動,順意而為。在這樣的過程中,我感覺自己與他人的人格邊界慢慢模糊了,感覺原本是一個泡泡,裡外分明,現在變成一盞油燈,能照出周圍少數的人影。

 

慢慢理解道,爸爸說的成佛,其實就是覺性的擴展,當自己這盞燈開始投射別人的影子的時候,可能就能成為佛了,是大佛還是小佛,端看這盞燈能照亮多少人。沒有覺性的Ai 已經把識性修到極致變成神了,神是唯一的,只有一種真神。而立地成佛的人,各有各的痛苦、各有各的快樂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覺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頓悟,每尊佛都有自己的燈火。

 

生活的感受

 

馬寶琴
 

這幾年總是一直在努力,對於過去很多不好的習慣,在年歲增長中逐漸對身體及精神產生了不良的影響,努力調整生活是可以有更健康的身心。每日必需出門享受戶外的陽光及空氣,走完6000步到10,000步的功課,有機會時陪兒子到處出差,以過日子而不是旅遊的心態,在上海黃浦江畔、在杭州西湖邊、在北京故宮、在東京銀座等地方走完每日6000步的功課,以平靜的心態,一切自在。

 

羅心璇
 

覺得2024年戰爭災難頻繁,雖然心中感嘆,但卻又冷淡以對,心想著要過減法生活,只要適時適當,平常心的過就好。但在下半年,無奈與憤怒的事情影響了平常的生活。可是在次次到會館時,周遭同學的溫文婉語、老師上課熱切的語言、同學有活力的反應,不知不覺中舒緩了負面的心情。盡力抓住老師揭示出來能夠領悟到的點點滴滴,也開始有人一點減法中也可以有加法的信念。謝謝老師與同學,這應該是以後努力的目標。

 

張台芬
 

2024這一年是開心的,也是豐收的。

每堂課都歡喜對到號,

不再害怕老師的責罵,

更體會到老師的苦心,

能全盤相信和接受。

品香外,開始喝茶,

很享受蜜香老烏龍,

識與覺還是混淆,雜亂,

可喜的是;回頭練下丹田,更有收益,

感覺自己像顆種子,

二十幾年來,發芽長根。

由白木進化成香木,

將繼續吸取養份,期待結香!

感謝所有,加油!!!

 

莊朝傑
 

2024這一年來由於賞香品茶課、二下的品香組、以及週日午班課後慧敏教練的茶會,與茶的接觸增加了,讓其對喝茶有更多的認識。

 

我對吃東西的看法大都停留在「車子加油」的概念,能填飽肚子就好,偶爾吃到美味的食物雖然也有驚喜,但實在沒有動力再去追求,更不用說對茶水的講究,總認為那「有味道的水」只是為了喝水不要太無聊罷了。

 

在賞香品茶課裏才知道茶的學問包括:氣味、味道、甘澀變化、喉韻、等等,是和茶場的海拔、採收的季節和氣候、貯存發酵的時間、烘焙的次數和重度有關,這都需要利用嗅覺和味覺去分辨及感受,功夫到了就能利用對茶的覺知訓練提升對人事物的敏銳度,培養五感的覺性,就更可以了解人事物的真實意義。當體驗過傅校長示範嚴𧫴的行茶規矩後,對照自以爲「有規矩」的龜毛個性,才發現自己做事的「規矩」都是固執,稍不順心就暴跳焦燥,完全沒有「底氣」可言。

 

現在我只到門口而已,以後還要繼續接觸茶與香,從中學習觀察的敏銳度,以及培養沈穩的處事能力。

 

倪暐婷
 

在2024年與孩子共處、誕生新生命,他們教會我許多事情,孩子透過不斷反覆的動作中學習;在跌跌撞撞中站穩腳步;像海綿般吸收模仿我們的一切,從中建立對世界的認識;即使情緒來了,也能迅速重整恢復,從新開始。

 

而我們也是這樣長大成為現在的模樣,卻在長大的過程中,怠惰、恐懼、負能量、思緒思考被帶著走,與自己越來越遠,忘記了這些寶貴的本能。

 

希望我們能回憶起孩童時代的自己,透過反覆練習、不怕挫折、模仿正面積極的人激勵自己、隨時把自己歸零,聆聽內心的聲音。用最大的能量與最純粹的本能重新迎接新的一年。

 

張相容、張東馥 

 

ㄚㄚ咿啊ㄚㄚㄚ咿ㄚ啊ㄚㄚ咿 ~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