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特別報導  】   

南台灣的全覺能基地

打造屏東靜心會館之路

 

蔡進懋

S__131186699.jpg

圖片來源/ 編輯小組

靜心會館開幕
 

我從2006年開始跟隨張良維老師學習氣機導引,於2009年創立屏東會館。2024年9月底時,惠瑛師姐捎來一則好消息,告訴我台北週二班品香小組的師兄姐們,預定於12月28日來屏東為我們舉辦一場香席與篆香活動,為會館各個空間佈氣帶來祝福。聽到這樣的好消息,我立即向她表示,那我們就訂12月28日為我們正式開幕日,讓這場有意義的盛會,作為屏東靜心會館正式對外啟動的開始。

 

篳路藍縷再出發
 

我在2009年成立氣機導引屏東會館,座落於長治鄉長興路歷經15年營運的會館,去年因屋主要出售房屋,不得不另覓他處再次出發。尋找過多處場地都不符合使用需求,後來我邀請學員們一起集氣,發動集體信念祝福會館盡速找到合適的場地,三天後,奇蹟出現了!新屋主是前鄉長的主任秘書,曾與我們一同到金門出遊,主動與我聯繫說他有適合我們練功的場地。

 

信念的力量竟是如此快速而精準,我深刻感受到集體信念的波動牽引了這緣分的到來。

 

我欣喜地前往勘查場地,眼前偌大的鐵皮屋倉庫,內部格局凌亂,空間寬廣卻顯冰冷。走到正門,映入眼簾的是斑駁的紅色鐵門,右側是一道塵封多年佈滿污漬的黑色高牆,再走進去赫然發現,原來這是一間三合院的西廂房老宅,內部格局動線宛如迷宮。雖然房間數很多符合我們使用的需求,倘若要整理成為我們能使用的場所,心想得花費很多的時間及人力。回想在舊會館時,有近500坪的空曠大宅院,現在這裡只剩下170坪,而且沒有草皮庭院,相形之下,不禁令人失落。但時間緊迫,也由不得我有多餘的情緒與琢磨,便快速地與幹部們討論決定租下這個場地。既然相信這是上天安排的禮物,我們與志工們全體總動員,花費了兩個多月打包、搬運了十幾趟的車次,把用得上的資源都搬過去,珍惜資源以利後續進行手作改造再利用。

S__131186701.jpg

圖片來源/ 編輯小組

靜心會館的誕生
 

我們歷經一年的整建才將靜心會館完成,這段時間共經歷了三段改造過程。

 

第一階段:整體空間規劃工程
 

初來乍到這個新場地,到處老舊、髒污、雜亂、年久失修,一時不知從何下手。靜下心來,改變氣場最快的方式就是清空雜物、清洗髒污、重新粉刷,於是號召幹部、志工及學員們等大量的人力共同參與,盡早完成前期的整頓工作,得以將家具、設備陸續搬入定位,讓教學系統無縫接軌保持正常運作,終能如期在開學日順利啟動教學課程,這歸功於長年培養的團隊默契。

 

整理後,歷經歲月的老屋風華再現,讓我們燃起了繼續向前的動力,也慢慢有了為這裡注入新能量的信心,「靜心會館」的輪廓開始悄然成形。

 

目前屏東靜心會館空間規劃分成三大部分:教學教室、社團活動教室、自修活動教室。館內設有前庭院、客廳、辦公室、靜心室、保健室、中庭、歌仔戲社教室、書法社教室、綜合教室、練功房等。使用空間雖然不大但功能齊全,延續舊會館的設置,並把未完成的構想在此一併建構完成。

 

第二階段:散熱隔熱改善工程
 

我們的練功房是鐵皮屋,屏東酷熱的夏天如何解決室內的悶熱讓學員能安心上課?於是先請志明師兄加裝吊扇,再將屋頂塗上隔熱漆及安裝灑水系統令鐵皮降溫,這確實能降低室內溫度二至三度,觀察一陣子後,隨著天氣慢慢進入到小暑大暑,室內溫度從28度飆升到36度,又開始思考須在屋頂加裝旋轉散熱器抽掉熱氣,以及室內增加綠色植物,這期間歷經將近四個多月,慶幸冥冥中自有保佑,各類資源及專業人士適時出現,協助我們解決很多難題,悶熱的問題終於有所改善。一切如此不易卻又如此幸運。

S__131186702.jpg

圖片來源/ 編輯小組

第三階段:細部修正與美化工程
 

前兩項工程完成之後,會館已有六成的進度,但與我理想中的九成還有段差距,幹部們以為這樣就完成了,他們尚不知道我心中的藍圖,我一時之間也無法跟他們說明,只能憑藉著美工的基礎,開始著手美化工程整治,期待讓空間的質感提升,使會舘的主題性明確,讓人走入這空間就能安靜與放鬆。

 

整個空間改造的後半時期,資金運用考量極為慎重,換到新的場地租金已提高,加上前半年的花費,可運用的資金已捉襟見肘,下半年要進入美化工程時資金的缺口出現,花費須謹慎,步步為營。我心中的願景早已勾勒清楚,卻只能一邊帶著憂心緩緩前進。但我清楚的信念與心聲上天聽到了,接連地收到許多善心人士挺身而出,願意來協助我們會館成為社會一股正能量的推廣動力,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邁開腳步朝向我的願景前進。我感恩一切,感謝上蒼、感謝眾生萬物的成全。

 

為了開幕式,靜心會館的輪廓愈來愈清晰,一步一步的完成規劃,我們定下三個月達成改造目標,重點有前庭院、靜心室、中庭。

 

前庭院的改造,是為了讓人走進來就能感受到優雅的氣息,越往裡面走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創意驚喜。主題牆的內容特別請怡萍師姐協助參與構思修圖才完成了這項任務。植草磚的鋪設工程則是在一個機緣下,找到了公園汰換的植草磚,用便宜的費用購得建材,我們團隊花了將近三個月合作完成鋪設,大大改造了前庭院的樣貌。

 

既然定位為靜心會館,當然須有一間專屬靜心自修的空間。我將原來是一間封閉窗戶的暗室,利用它的特性改造成聚氣幽靜、隔絕世俗的真空室,可以在此房間內靜坐、觀陰火、品香。

 

而中庭的改造,這裡原來是兩棟房子中間的走廊,我們將舊會館的大長桌搬到中庭,把長桌改造為實木桌面,並換過全新的沙發餐椅,讓我們平常聚會、用餐、泡茶聊天的地方更舒適;把鐵厝的天花板加上竹子柔化了鐵皮的元素;加上屏風造景及綠色植物,整個空間煥然一新。

 

此外,我們在客廳的牆面掛上「道的周天運轉圖」及一幅柯杏霖書法家的墨寳,讓人可以歇下腳步,坐下來共同分享行道的心得。

 

練功房原本是一個鐵皮倉庫,經過裝潢整修用心佈置,也成為我們最舒適的身心靈修煉中心。經過這段期間的整建,從內到外,無論是硬體或軟體都能與靜心會館的名稱相符。到此階段完成整建工程已達到九成,剩下最後的一成,是如何將五感訓練的配備準備齊全,有些配備工具會以創意的手作品完成,讓使用時心怡感增加。完成了整體的建構,接下來的工作任務就是如何在這些條件齊全的狀態下,持續地運作強化五感覺性,跟隨張老師所創的周天運轉圖,往道的周天運轉前進。

IMG_3560.jpg

圖片來源/ 編輯小組

脫胎換骨全覺能
 

在這段整建的過程中,我深深感受到每天有多少人事物都匯聚到這項任務的完成,每項工作在執行時,若需要有任何協助都會及時出現需要的協助者及資源,讓每一個工作順利完成,所以每天接觸到的人事物都留下深刻印象。每晚睡前重新回顧一天的過往,都深深感動每一個人對會館的祝福,我看見了每一個人為會館付出的那份心意,這是最美的善意。

 

謝謝上天讓我有這樣的經歷體驗,讓我感受到眾人心力的強大,以及所有願意信任我的人,使屏東會館有機會脫胎換骨進入新階段,提供所有學習者可以善用這環境,超越提升到新的維度去進化自己,進而時時向內覺察,致虛極守靜篤,打開五感連結外在,提升覺性,以覺心守候內在之寧靜,養成時時沉得住氣,內心平靜、情緒穩定、大腦放空、身手矯健的全覺之人,這是我對屏東靜心會館未來的期待與願景。也歡迎所有氣機導引的學員們來屏東會館交流、切磋,一起「覺」、共同成長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