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【 編輯小語 】
藏
編輯部

圖片來源/ wix
練功,從初學到老參,一路都有很多「眉角」,但不論是哪些眉角,最後都歸結到「藏」。能「藏」,就有一種自然的、讓人望之儼然的氣勢。
所以,氣勢無法裝模作樣擺出來,因為所有的功夫,一步一步磨出來、累積起來的功夫,都藏在身體裡面,於是舉手投足、語默動靜,自然就有了氣勢。而這無形無相、無法言說,只能用「氣聽」感受的「氣勢」,就自然形成一種高頻的震動,影響及於一切。
說起來玄奇神秘,有實修經驗就會知道,這是可複製、可實踐的方法。
因此,大家熟悉的練功口訣:沉肩墜肘、鬆腰坐胯、含胸拔背、氣沉湧泉⋯⋯都為了「藏」;而氣機導引從一開始就強調的「依序而動」,更是「藏」的一貫做法。但「藏」絕非權謀心計,而是收斂;功夫收斂到腳底、指尖、全身的毛孔。甚至最後就像壺子可以隨意示現給季咸看的「相」,捉摸不定、變化由他。禪宗的「破三關」亦是如此,由凡入聖、由聖入凡,最後凡聖俱泯,一切自在。
所以,練功從「藏」開始,動作、意識、呼吸,都是如此。藏得越深,就無所不能。說到底,就是一切自在,什麼都「做得到」!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