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如是我聞・之三 】
成佛就是成就極致的自己
文稿彙整/二早班

圖片來源/ wix
大腦的真正用途在導航內在光明
讓大腦停止思考的關鍵,不是強迫它「不想」,而是讓內心變得更廣闊。當你的內心強大到無懼任何變化時,無論外界如何動盪,你都能保持不動如山。這樣的人,不會被小事困擾,他們的目光總是放在更遠、更大的目標上。大腦之所以會有雜念,是因為內心還不夠寬廣。如果你內心夠廣大,就不會被瑣事所擾,可以持續追尋更高層次的智慧與領悟。
你可能會問:「如果識性沒用了,只是開發覺性,那大腦到底該做什麼?」大腦的作用不是思考,而是探索。它應該成為你的導航器,指引你往光明的方向,幫助你找到內在的光。內在的光來自「信」,這種信念並不是外顯的光芒,而是一種韜光養晦的力量,不斷向內擴展、提升亮度,達到無限的光明。外界或許看不到你的光,萬物也無法察覺,但這道光卻能照亮一切,讓你看見真正的世界。這就叫道光、信光、靈光,本質上都是同一種光,都是關於覺知與領悟。這種道理說來玄妙,但它其實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身上,你身上處處是道。
大腦的作用在於引導你的眼睛去看見「善」,去發現世界的美好。當看人的時候,如果只看到對方的善與美,那麼你的世界就會變得美好,內心也會因此變得純粹。當聆聽別人的語言時,關鍵不是內容,而是語言背後的頻率。真正值得傾聽的人,他的語言頻率裡充滿了對人的期待與祝福。你的大腦應該負責尋找這樣的光,而不是沉溺於消極或無意義的資訊。當學會以這樣的方式運作大腦,你的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,內在光也會越來越強大。
培養大腦導航軌道
大腦需要你去培養導航器的軌道。怎麼導航?拿香拜拜是一個很好的導航:知道謙卑。拜拜是告訴自己:你能夠發出多少對自己正向的引導與祝福?! 所有的一切看見、聽見,大腦不是用來對抗它、白費力氣。多練無極,好讓自己能夠培養前進的素養與覺性能力。覺什麼?覺自己、隨時隨地要省察自己、覺察自己的狀態。覺察就是察覺,去檢查你的覺,不是檢查你要怎麼想。不要想!你活著就一定會有一種力量驅動你,也就是說當你一天活著醒來,自然會有活著的機制帶你怎麼活著,跟着走就對了。
不要去跟久未聯絡的人聯絡,因爲人家心裏沒有你,何必自作多情?而且還要恭喜自己在生命中多了一項正向力。省時省事叫正向力。這個世界其實沒有朋友,只有你自己看見的一切善。人家都不聯絡你,就是讓你省時省事,你看不到這個「省」的好處,你只看到人家不聯絡我,然後自作多情去做不該做的事,耗時多事是毫無意義的,只是「為學日益」而不是「為道日損」。
人總是喜歡去連接那遙遠的存在、追求那種「沒有」,這些都沒有錯,但什麼錯了?格局錯了。不是看着遙遠,而是知道:更要想的就在眼前,「知其白守其黑」,這樣才是真正的對與善。大腦要導航的是:「知遠而能見近」。熟悉你擁有的東西,不是一直追求,而是一直反求諸己,我們的大腦剩下這個功能,叫做價值分析。
不到山窮水盡,怎能看到柳暗花明?
我可以成就我自己,你們爲什麼沒辦法?因爲你不想成就,只會給自己藉口。你的人生永遠出不了真正的線條。在任何地方,都無法把自己帶到極致。
成佛就是成就極致的自己。知道要嚮往極度的自己,就已經開悟了。往極度的自己不斷追逐、導航、學習、堆疊自己,這叫做佛。只是佛有不同的境界、次第不同。你要說你成佛了,那就代表你對佛不是很瞭解,因爲你不只這樣。所以你只能說我成佛中,但我可以告訴你我是佛,但我還在成就中。一個極致的自己的嚮往,這叫做佛學。一個讓自己在這樣的行動中的人叫學佛。我不是叫你變好人,我是讓你變成一個很富有的人,你必須洞察生命真正的價值所在。
你有沒有活在那種極限?不到走投無路、山窮水盡,又怎麼能夠柳暗花明?真正的膽識、邏輯,是生命的一種投影所產生的安排,那種人有大氣。如果都經過想法、經過利益腦的慾望計算,算什麼人才?人如果只能設定「到這個地方的工作、目的」,你活着的目的如果只是「家庭安定,老有所養,幼有所長」,你還有什麼未來?所以你身上永遠找不出價值,因爲你沒有在耕耘。為什麼要把自己投影成這個樣子?這就是你應該對自己不斷提出的大哉問!
無極是推倒心中的牆
假如我們沒有一個自己清算的價值,一輩子的時間會過得非常快,而且時間的密度、價值都會非常低。整個活着時間的狀態,我們稱之為輪迴,也就是萬物生生不息、交替互換,但輪迴不是下輩子,而是你現在的背面,是你這輩子時間的另一個平行時空,所以你可以選擇這輩子的這段時間有沒有意義,當你這樣選擇的時候,你就會在這樣輪迴的面相中,成為這樣的自己。
你必須醒來,這個醒來就是必須在一種無極的顛覆中,你心中處處是牆,知道嗎?把那些牆推倒叫無極,不需要隔間,因為所有的空間自然看見,不要用那些姿勢來隔間,把牆推倒,站在自己的方向,站在哪裏!怎麼站?你的方向,不是要一個指南針來引導,所有的一切活着,都在休閒、玩,但都在身上、心上、腦中,都在虛靜、道上、圓滿中,往自己極致的地方一直躍進。
(本文依250211課程筆記裁剪彙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