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專欄一/體證道德經 】
治大國,若烹小鮮
文稿彙整/游夙君

圖片來源/ wix
〈第六十章 治大國 〉
治大國,若烹小鮮。
以道蒞天下,其鬼不神;
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傷人;
非其神不傷人,聖人亦不傷人。
夫兩不相傷,故德交歸焉。
六十兆細胞就是你的「國」
這篇很重要,要跟前面第五十九章一起談:「治人事天,莫若嗇。夫唯嗇,是謂早服;早服謂之重積德;重積德則無不克;無不克則莫知其極;莫知其極,可以有國;有國之母,可以長久。是謂深根固柢,長生久視之道。」能夠長生久視,國就愈來愈強大。國就是人,治人事天,修身養氣,靈體就會愈來愈大,叫做大國。
「治大國,若烹小鮮」,身體六十兆細胞是一個整體,這個整體就是你人本身,稱之為國。你,全部的你,存在這六十兆細胞。你,就是在這個國裡面,而非只是大腦的知識桎梏所形成的你。與人相處,除了知識理性對談,還包括感性及身體對談。對治統合身體六十兆的細胞,如煎小魚般小心翼翼。不能用大腦的想法,以及因想法而生的情緒來傷五臟。肝生精,肺主皮毛,腎主骨,脾生肌⋯⋯環環相關,六十兆細胞互為一體。
「以道蒞天下,其鬼不神」,我們的功法遵循自然法則,都在身體可以轉的範圍內轉動,所有的動作都是每一個關節可以做到的「自然」,沒有任何「刻意」。而氣是道的一種呈現,練氣就是以道蒞天下。所有一切都是波動,無實體的狀態。波動在身體上行走覺察,波動在空間裡。練空間會讓波形成肉、骨,由空間裡的營養,來成就細胞。若沒有細胞間質,就沒有營養吸收及代謝,細胞就會死亡。肝細胞、腎臟細胞 、心臟細胞,都需要空間。而空間,就是氣。氣為生命最原始的存在狀態。要在空間裡形成氣的流動,就是鬆的本質。並非如瑜珈伸展來增加肌肉的強度。鬆,包括想法及空間的流暢度,才是鬆的真意。要用氣來經歷六十兆細胞,到達每一個空間,讓內心「其鬼不神」。
鬼無法傷到你
鬼是什麼?鬼是內心的負面能量,痛苦;內心巧計,盤算、貪、嫉妒、恨、怒不會跑到上丹田,就是神。不讓內心負面的鬼跑到大腦。亦即不要讓恨進一步透過大腦去想盡辦法對付人;或是陷入憂鬱而與人疏遠。其鬼不神,也就是不受內心感受起伏的影響,鬼就不會到大腦成為主宰。
「非其鬼不神,其神不傷人」,第一個神是位置,第二個神是作用力。而傷是作用、指令。「其神不傷人」指大腦不會想東想西,因為大腦是空的,上丹田的作用力是空的,所以不會傷你。不是這個鬼沒有作用力,是因為鬼到了神的位置以後,大腦是空的,因而產生不了作用力。不要想,是最好的方法。如做動作時不想,大腦是空的,身體是鬆的,流動,內心的負面能量不會跑到大腦去。因為人所看到的事情都是大腦觀念引起的,假如大腦不想對應的方法,鬼來也無法對大腦產生作用力。譬如孩子不乖,先生罵你,好像鬼一樣,到了你的大腦,不判斷,只是聽,不論對錯好壞,不回應,事情就過了。
「非其神不傷人,聖人亦不傷人」,聖人就是養生之人。一個養生的人練身體時,大腦是空的,不會去動用到任何肌肉,不消耗肌肉的動能,不傷筋骨,僅在腕、肘、肩等關節空間裡流動內在的氣機,進行內在空間的代謝作用。這個氣能跑去練精化氣,練氣入髓,跑到了智慧,成為一種面對自身的勇敢及六十兆細胞自然法則的過程。「非其神不傷人」,「非」就是不只,不僅大腦放空不傷人,也不主導自己的肉體,動作都是作用在空間,想法跟做法都不傷自己。人常用想法傷自己,譬如對焦別人的說法而感覺受傷、痛苦。有時並不是你的做法錯了,而是想法錯了。所以學習在異中求同,知道彼此的差異,知道就好,但同時把同的地方放大。當同放到極大的時候,差異之處就沒有能量去衝突了。
真正的道行——擊破自己
「夫兩不相傷,故德交歸焉。」因為這兩個都是空的,互不牴觸,大腦是空,沒有觀念,動作也動在身體的空間裡。空就是動再大卻不顯露,外人也看不到。你帶著想法,一做動作就知道。動作的樣子,就是你自己的樣子。我是鬆的,你們卻很用力,或者刻意想放鬆卻還是緊。因為大腦意圖表達什麼,才會緊。大腦的意和身體的氣要一致,大腦不想,要和身體的空一致。大腦不想就不形成干擾。任何事情的發生,對應出的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。眼睛怎麼看,耳朵怎麼聽,導致大腦怎麼想。真正的道行是:撃破自己。把自我的觀念滅掉是最大的挑戰。
所以治大國若烹小鮮,如何烹?活在人群關係中修練自己,練到大腦和行動都沒有自我在其中作用、干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