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【 如是我聞 】   

談無極的收式

 

文稿彙整/鄭雅靜

紅葉

圖片來源/ Wix

收功在練真實運作的內感

 

無極在練自我,涵蓋入定、守靜、做空幾個概念,在起式和收式兩招之間持續做空守靜,守靜做空。

 

起式從凝念、入定開始,定在當下凝念,定在空相。做動作的時候看空,此時眼睛的功能已經超越光的作用,憑藉腦神經「覺」的看、聽。但「定」中仍有動盪;如果不定,就容易退轉,所以必須做空。「做空」是空的運作,前提是大腦不用想,以動淬練靜,不著相,不被奪境,一切都在「境」發展,才能在自我中看見。

 

功夫練到昇華時進行收式。「境」不變,只有覺醒。此時任、督二脈是覺,是乾淨靈性的精神世界,沒有絲毫罣礙,當下處在空,將「合氣歸元」、「抱元守一」、「致虛極,守靜篤。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夫物芸芸,各復歸其根。」練成真實的運作。

 

收功在練內感、內視,看到一切的自己,這是熬煉自我,自我封存的過程,眼耳鼻舌身五感同時作用而不受其干擾。意識必須「定」而後能「靜」,靜著做動作,過程中到達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的致虛極。所謂「極」,指當下的極致狀態。在靜、虛、空的境中,一次又一次到達致虛極、守靜篤的當下極致。在動盪中做空守靜、守靜做空,守到靜的極致盡頭,叫做「守靜篤」。

 

「萬物並作」指一切動能的存在。「吾以觀復」指一切動能圍繞自己,此謂「合氣歸元」、「抱元守一」。靜能依靠動能而滋長,力量來自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。過程中,動盪越大,致虛極越深,空越深,靜越虛。所謂「握固靜坐」是握固真氣,鎖住一股元氣,再靜坐使之聚集,封存在靈覺中。

 

收式的格局

 

收式的格局是合太極,見天地,最後歸元,要把練功過程中熬練之物歸位,使其醇化,經三度醇化而後收存。古人有調產採封煉止之說,就是調藥、產藥、採藥、煉藥、封爐、止火的修煉過程。

 

火是意識。所謂「止火」是大腦不要想,無「有」。上丹田練神還虛,「致虛極」回到虛處的極致。中丹田練虛合道。下丹田是道法自然,最後只存道心,亦即無心、本心、真心,這股隨順本心真心的能量就是自然,所以道法自然,最後要歸到一,這是古人從形而下昇華到形而上的一套生命邏輯。

 

收式順序包括:一收,合氣歸元。二合陰陽,化二為一,任、督兩脈合到丹田虛無穴。然後是抱元守一。

 

合氣歸元

 

「合氣歸元」就是五氣朝元。世間萬物變化皆源自五行,五氣指五臟之氣,平時散居五行之位。從中醫學的觀點,人體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五臟對應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,各臟器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剋的因果循環關係,也有與之相應的神魂魄意志、怒恨怨惱煩。其中,心藏神、肺藏魄、肝藏魂、脾藏意、腎藏志,都是腦的活動範疇,意識的精神思維。

 

無極的動作都在五氣、五行。動作練到元氣飽滿後,任、督二脈同時運作,兩氣相合,動作是垂直合氣,大拇指順著胃經,沿任脈而下,氣歸到下丹田後再封爐。五指通五臟,五根手指的指端相連,融合肝心脾肺腎內氣、神魂魄意志、怒恨怨惱煩,全部歸於丹田虛無穴。守虛是意在虛處,下降為實,往上為虛。

 

二合陰陽

 

《道德經》云:「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」,「門」是出入的樞機,「玄牝之門」是玄牝作用的地方。「天地根」為化生天地萬物的根源所在,應用在人體是指下丹田,是天地陰陽的根本所在。

 

人體有玄竅,為陰陽分判之處,所謂玄竅開來竅竅開,回到天地根,再陰陽和合。此氣開任脈、開督脈,再合一,陰陽歸到虛無穴。五感即為五心,將五識轉成五性,使之全部朝元,回到天地根,回到本源,形成一股聚合的能量,叫「五心朝元」。

 

抱元守一

 

人體的心包經是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,通達大腦。開身前的任脈,開背部的陽脈,使陰陽合一到心包經,身心腦一致,從肉體昇華到精神,將所有一切都歸向元。

 

「元」指虛、空。「抱元」是具足一切,抱住虛無。「一」是沒有陰陽,一元復始之氣,是謂元氣。「元者,善之長也」指陰陽從此化生,叫做善。當「一」不化生的時候,在源頭則歸一,是空的能量。歸一就是「守一」,合一歸元是五指相連,歸元氣海至於守一。所以一念不生、一心不起,混沌就這麼順著道,自然存在就好。

 

練神還虛必須回到「一」,「一」在心中,而「元」在丹田。自性本心為空,練功到最後需要歸元,歸元需要燃燒。丹田又叫丹爐,練功是煉丹,靜是丹藥。丹藥融合後化成空,但丹田之爐卻融合了自己真相的靈魂。除此,手有勞宮穴會發熱,屬火的能量、圖騰,練到出現一炷心香,最後化成虛無,練神還虛,練虛合道,回歸丹田。道在丹中,丹在爐裡,最後道法自然,修煉到日常生活的行動。人活著,就好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