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【 練功筆記 】   

 苦茶是苦的

 

蔡育展

日落

圖片來源/ Wix

還記得當年我跟太太宛真一起去逛士林夜市,一時心血來潮帶她去五十年老店王記青草茶,到這邊怎麼可以喝青草茶,一定要喝店家精心熬煮的苦茶,解煩助眠退心火。宛真沒喝過苦茶,看我一杯苦茶沒幾秒就喝掉一大半,很納悶的問我:

 

「苦茶會不會苦啊?」

我毫不思索地回答:「不會苦啊!」

 

她接著也很快喝了一大口,馬上頭冒青筋眼角飆淚,嘴裡的苦茶幾乎都要噴出去了!硬生生吞下去後,她回過神來馬上破口大罵:

 

「你騙我!苦茶怎麼這麼苦!」

 

我則是一頭霧水,為了確認苦茶到底苦否,我把杯中剩下的一口氣喝光,滿確定的回答她:
「苦茶沒有很苦啊!」

 

一個氣到快爆炸的宛真,和一個一頭霧水的育展,這件事情多年後她還常常提出來損我,證明我是一個五感極其麻木的人。

 

大家應該都喝過苦茶吧,沒喝過看名字也知道苦茶一定是苦的。我跟宛真喝同一鍋苦茶,怎麼對於苦的反應可以有這麼大不同?我的舌頭中毒還是腦部病變嗎?我很確定當時身體是正常的。同樣是人類,我跟宛真喝到苦,接收到相同的味覺分子,但是在什麼地方開始產生差異?從腦神經開始、神經元連結、內分泌反應就開始有很大不同。從五感六識來說,我們的「感」相同,「識」這一部分就產生很大差異。識如何形成?先天習氣、父母遺傳、後天人、事、物各種不同經歷不斷薰習而成,多種因素交錯影響。

 

那小蔡我是怎麼克服苦茶這座山呢?我的父母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,上幼稚園後,每天幫我準備一大壺精心熬製上等苦茶,告訴我苦茶不苦喝完之後就吃點心看卡通。幼小心靈裡對於點心、卡通無力抵抗,只想神速喝完享受後面快樂時光。鍛鍊日久,苦茶與快樂時光有極強連結,從小蔡的末那,我執識來看,苦茶的感進來之後,識與快樂回憶連結,那份「執」就不在苦上面了。這聽起來怎麼像被制約的狗?沒錯,蔡爸蔡媽兒子當狗養!宛真的爸媽疼女兒,不捨得讓她吃苦,喝到的就是苦茶原本的風味。對了,我從小天天喝苦茶那一段純屬虛構,其實是上輩子的事!

 

鬼扯一堆,以苦茶當楔子以一個真實故事簡單聊一下五感六識七執的概念。生活中每天有大量的資訊透過眼耳鼻舌身進入身心,「感」本身是訊號,但是「識」則是比對、分類、判斷後的結果,透過「執」加以確認、強化。同樣的循環重複,神經元連結更牢固,以後不用喝,聽到苦茶就苦到反胃了。

 

這種機制能不能改變?當時應該心念集中,對宛真下個咒語:

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 有請苦神退駕  即行 苦神 退 退 退!

 

不是說心能轉物嗎?心念集中物隨心轉,以念力改變宛真杯裡苦茶的味覺分子訊號!真這樣做應該當場五雷轟頂,小蔡無所來亦無所去,消失於人世間吧!

 

成所作智,轉識成智聽起來很拗口、難懂。但是回到前面識、執的運作模式,苦這個舌頭進來的訊號,沒有透過識、執的確認、強化,它本身是中性無心可現。感、識、執,是一個五感訊號與身心交互運作留下印記的過程,我們對於這過程有多少認識、多少把握?成所作智、妙觀察智、平等性智,看似三實為一,一體同現。如何不被五感六識七執的慣性帶著走,進入不斷重複的循環中呢?在一次一次五感六識的身心衝擊下,妙觀察體會到平等性。妙觀察必須先超越感、識慣性,經驗到它是一個法則運作,才能有一個間隙。

 

筋骨不斷強化,內分泌神經系統持續的校正與恆定,能讓我們對於那個間隙把握度愈來愈熟練,有足夠心力與能量觀察感、識的更多維度。耐得住苦才能感受到苦後面的甘,才能感受到苦入心解煩的身體內部運作,逐步體驗一個超越制約的存在。

 

什麼是練功?在五感六識七執當中不斷翻滾體驗,在一次一次的身心靈衝擊中超越制約,體驗一種把握度的提升。借用經典說法,六識出六門,於六塵中無染無雜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。不去壓抑或助長苦的味道,也不是練習把苦喝成甜的,需要時才喝苦茶,要小確幸就吃甜食。苦茶就是苦的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