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【 專欄一  體證道德經 】   

萬物負陰而抱陽

   

文稿彙整/游夙君

字符串的木偶

圖片來源/ wix

第42章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萬物負陰而抱陽,冲氣以為和。
人之所惡,唯孤、寡、不穀,而王公以為稱。
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。
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,
強梁者不得其死,吾將以為教父。

 

 

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

 

萬物得「一」而生生不息。道生一,因為這個一才衍生出後面三個生,萬物因此而生生不息。因為一,天可以清、地可以寧、人的神魂可以靈、人的丹田可以飽滿,萬物生機蓬勃。這是來自什麼樣的法則呢?「一」統合了對錯、陰陽;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。一劃分為二,就有了陰陽、是非對錯之別。陰就是有、陽就是無,陰就是萬物,陽就是看不見的作用力,統稱為「無」。有無及陰陽,可以引申到「有欲以觀其徼,無欲以觀其妙」,「徼」與「妙」又是什麼意思?請參考第一章的說明。

 

「有」就是已經固定、制式了。碗本來是無、是個波動,但它的波函數被定義成是碗,所以它從桌上掉下去必破無疑;假如它沒有做成碗,只是一團泥土,因為「無」,雖然掉到地上,這團泥土卻不會消失。如果大腦的想法、念頭很多,一下就往外對焦,風險就很大,無常最喜歡來找你。所以道生一,一生二就是陰陽,三生「和氣」,有這個和氣,陰陽才可以結合,所以三就是和氣,和氣生,促使陰陽結合而繁衍萬物。

 

「萬物負陰而抱陽」

 

萬物一生,負陰而抱陽。陰陽、是非其實是一體的兩面。就像利益是陽、虧損就是陰。所有的人都想抱緊利益,其實虧損就藏在背後。就像一張前面抱著重利,後面背負虧損來抓住利益的插圖,這張圖就叫做人生。萬物負陰而抱陽,每個人都想追求好,殊不知風險就在背後。

 

「沖氣以為和」

 

沖氣以為和,「沖」與「充」在學術界的解釋是相通的,但在練氣上是不互通的。氣是空間,空間愈大,氣愈充足,而不是灌氣進去,不是充的概念;充這個字違反道的「損」性,損中沒有充,而是不斷的空掉。所以「冲」就是「空」,給人空間,有思考的彈性,能包容一切虧損,這樣才會和諧,冲氣以為和就是這個意思。

 

「人之所惡,唯孤、寡、不穀,而王公以為稱」

 

眾人所厭惡的就是「孤、寡、不穀」,而王侯以為稱。「不穀」就是「不善」。古時候愈有作為的人都這樣稱呼自己,人愈居高位、愈有成就,愈需要謙卑,才能得民心。

 

「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」

 

「故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」,所以王侯愈稱孤、寡,天下愈嚮往歸依,愈得民心。和氣的人,不計較個人得失,也不貪小便宜,身邊的痛苦自然就少了許多。為學日益,以為每天學很多,就可以學得很好,其實是虧損,因為不懂得守一;每天有很多想法、感受,反而耗損自己。所以孤、寡應獨自一人好好反省,該休息就休息,這樣才能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。

 

「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」

 

「人之所教」,大家都認為這樣,現代人稱孤、寡、不穀都是因為要損之而益,大家都這樣教,都這樣勉勵自己,所以「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」,我也這樣來教導大家,鼓勵大家。

 

「強梁者不得其死」

 

「強梁者不得其死」,表現出很有學問、修養,做人很成功,賺很多錢,過好生活,還說自己很知足,又說人老了要看得開、放得下,這不叫孤、寡,而是「裝」,自以為是。這種裝得很看得開的樣子,簡直是墮落,你說這種人強不強?

 

每一粒米都是天地給的,人只是在天地之間使用這些資源來滿足自己的慾望,有錢就以為可以輕易糟蹋糧食,而不為這粒米做出貢獻,令人火冒三丈!學道不能這樣做人,道是處下、處卑的。道有道的德,眾生有眾生的德,眾生的德叫功德,不是以錢財救助人,也不能把錢等同功德之物,而是用身體服行。因為身體是天地給你的,只有用你是眾生一部份的「一」,就是用心、盡力,不然就是為眾生貢獻才華。因為那是天地給你的,你只能給出自己來回饋萬物。

 

所以「強梁者,不得其死」,「死」雖有死亡的含意,主要卻是不得其歸宿的終點,無法抵達終點。「強梁者,不得其死」就是強梁者再怎麼辛苦活一輩子,也無法在死亡時功德圓滿。強梁是不會圓滿的。

 

「吾將以為教父」

 

我將以此作為教學的根本,因為眾人所畏,不可不畏;眾人所敬,不可不敬。眾人是我的根本,他育養萬物而不為主,他不會說:「你是錯的,我才對。」度量多大啊!

 

總之,這個社會不是你看到的樣子,老子告訴我們不要掉入強梁者的處境,如何不掉入?不分陰陽、避免對立;對立性愈多的人愈容易掉入。因為面對損,你總是想要得到益,老子告訴你守一才對。他說不好的人是好人的借鏡、好人是不好的人的老師。所以一切都善養萬物,善養萬物而不為足,道是這樣,一個人也要修到這樣。

 

雖然這只是短短一章,但這一章可以不斷在生活中體悟,悟到最後會發現一切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