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2024年終一分鐘・之九 】
苦難轉化為香氣,
滋養自己,溫暖他人
二早班
圖片來源/ 編輯小組
簡玉玲
道的周天運轉圖有如一本天書,知易而行難,大腦存在著識與覺的對決,識性就是認知、我執。人心所有的情緒起伏皆來自大腦的念頭及想法,那麼就讓大腦好好的想透了而不再想,回到道心、回到覺性。
在我的生命中2024年多了一位好「茶」友,以前的刻板印象喝茶會影響睡眠品質、傷胃,這一切都存在我大腦的認知也就是識的作用力,上過師父的茶道課後從內心的罣礙到認同接受,現在喝茶時已能欣然享受味蕾的變化、感受新茶與老茶不同的時空感。
如果「老」讓人恐懼害怕,我們一定要結交三益友:品好香、喝好茶、體悟無極內息導引,讓人生的下半場能夠安定、自在而回到一。一切是自己,自己是一切。感謝師父領進門,未來只能看自己的造化了!
謝神助
感謝師父帶領我們探討無極內息導引功法的動作與心法多年,今年更擘劃出「道的周天運轉圖」,讓我們更清晰明瞭無極內息導引的內涵,師父寄望大家對心法理解後,在練功時,不要只是注重外在的動作姿勢,而徒做技藝之末,要能更專注在自己的內心感受與覺受,動作中有自己的內在氣質與修為,讓整個宇宙都隨自己的波動而轉動,不受外在的事物所奪境,心中了然於天地之間。
「道的周天運轉圖」的內容是我今後學習的目標,師父將百日築基、練精化氣、練氣化神、練神還虛、練虛合道、道法自然的文字圖像化,讓人一目了然,再用人身、人心、大腦、致虛、道心、自然論述內涵,輔以氣機導引的引體篇、內臟篇、導氣篇的功法動作,最後用無極內息導引將六大區塊的練習整合在一起,使整個理論架構更臻完美,今後我要更努力學習的是,要如何融會貫通這其中的奧妙道理,讓自己更能優游自在於天地之間。
林麗惠
最近我到杉林溪旅遊,返家途中途經留龍頭,無意間驚見壯麗的雲海,那景象如夢似幻,讓我感到無比的震撼與感恩。凝望雲海翻湧,我忽然明白,這不正是無極的境界嗎?正如老子所言:「孰能濁以澄,靜之徐清?孰能安以久,動之徐生?」。自然的運行,是一種至虛至靜的力量,而靜極則生動,生生不息,展現了天地萬物的深邃法則。
這次旅程讓我更深刻地領悟到老師所教的「道法自然」的真諦。自然界中的每一片雲、每一縷風都蘊含著無窮的智慧,它們啟發我們用一顆平靜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紛擾,用從容的態度去接受生命中的變化。我感受到,人應如自然般和諧,內外平衡,靜中有動,動中有靜,方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美好與深意。
陳宛雀
感謝老師指導我學習「道的周天運轉」,讓我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道的六大面向—人身、人心、大腦、致虛、道心、自然—不斷體驗和調整。這幫助我在面對情緒時能夠放鬆身心,找到輕安自在的狀態。雖然過程中仍然會感到沮喪、退卻,甚至遇到不如意,但透過一次次的反思,我漸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該放下什麼?最終,我的身心達成了共識,讓自己安定,才是最重要的。
我深知,追求覺悟的路途漫長而艱辛,充滿挑戰與考驗,但我相信,在老師的引領下,我終將在極深遠、極幽微的地方,找到那份內心的信。感恩老師的指導與支持!
闕建珍
現在,除了上課與陪伴家人,我更珍惜泡壺茶、起爐香的獨處時光,那是寧靜的喜悅,是無事一身輕的自在感。上課時,老師的心法如生命的營養針,處處入心見骨,攪動原有的認知,讓我看見自己的莫名與無知,以及怠惰的學習態度。明白唯有去經歷、去做,才能有所成長,做著做著,就自然對了。治療課教會我疼痛的本質,洞悉身體結構的奧秘,而地板無極則成為舒展緊繃的最佳利器。這些法寶如穩固的根基,在無常即日常的多變世界裡,讓我更清楚地明白,自己正行走在一條通往自在與豐盈的康莊大道上。
林世紘
2024年在崑宗教練的指導下,我學習了下丹田的收提與氣沉湧泉,逐步掌握內氣運行的要領。同時,我也加入碧蘭教練的四早班,開始無極內息導引的基本功訓練,為未來的身心修煉打下穩固基礎。今年的修煉核心,是以道的周天運轉為重點,從練人、練心到練大腦,全面提升身心協調能力。
在這個過程中,我致力於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五覺轉化為覺性,專注於內氣的流動。內氣的流動是「因」,而動作則為「果」。為了深入體會內氣的微妙變化,動作的熟練變得格外重要。當動作自然流暢後,我便能更專注於內氣的感受,而不被外在的動作分心。
透過氣息流動,我試圖與身體60兆細胞對話,感知其微妙的變化與共鳴。今年的目標,是在這樣的修煉中,實現內外和諧,讓身心融為一體,進一步探尋道的真諦。這是一段不斷探索與突破的旅程,也是我對自己的承諾。
傅金匙
2024年就在一眨眼間過去了,如常的作息、如常的活動,緊湊的生活節奏,推著自己像輪軸般的轉動。在一日復一日當中,警醒的看著自己:忙什麼?做什麼?用人心?還是用道心?終於在活動過程中,看到自己的假面,我採取直球對決,公開對自己開膛剖腹、毫不保留的檢視,因為我不想做好人,只想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。
蕭怡萍
2024年我都在進行《古今香見》大量的文字整理及策劃設計。我從開始像被雷劈到覺得「為什麼是我?」的焦慮和壓力;到後來覺得「為什麼不是我?」相信世間沒有巧合,一切的發生都是必然的;到最近覺得「本來就是我!」因為我的人生經驗擅長的配備,就是讓我成為一個整合意識、傳播波動的管道。而且我平常也有紀錄各種心得的習慣,朋友們都戲稱我是「史官」,後來想想我還真的莫名就參與了張老師在沉香歷史上的兩部大作。我想,一切自有因緣,把事情盡力做到極致,在做中能量就已經在轉化,我覺得在這過程中我已經開啟了一種莫名的改變,雖然我還不知道是什麼,但我決定好好把握每一次的造化。謝謝老師和各位同學。新年快樂!
陳宜
今年在學習上覺得比較震撼的是老師提出的「道的周天運轉」,幫我們理出練功到底要怎麼練以及到底要練甚麼,清楚的輪廓與方向,讓我們更理解練無極的終極目標。功法練習上比較深刻的感受是,隨著動作的熟悉而漸能放掉想法,有時會覺得練功就像在唸一本身體的經書一樣,偶爾會有鬆與靜的體會,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有更深度的覺察。與同學一起整理上課的錄音也覺得很有收穫,讚嘆每堂課內容的博大精深的同時,更感佩於老師所投入的畢生心力。老師,謝謝您。
陳美伶
我對識性與覺性之體悟:
我們一出生本來就沒有識性「我」的觀念,是慢慢被教養、引導比較,漸漸好像有個「我」跟周邊不同。當知識、經驗越多,「我」 的框架就越框越堅實。識性是頭腦二元的意識,它是我們的頭腦在經驗與知識累積,透過因果加上各人IQ邏輯比對,隨時產生的種種念頭。
覺性可以用大我的意識來比喻,也可以說是「心流」直感的狀態,是語言難以正確描述出來的,因為語言是經過腦處理的果,所以我們只能透過用比喻方式、用心體會覺性。
若覺性比喻是大海,識性就是海上起起落落的小小波浪。
或者說覺性是背景,識性是前景。覺性像海水、像背景,從來都沒有不在或消失過,無時無刻都在,只是我們有沒有回到它、定在它。
孫悟空若是「識性」,佛祖的手掌心就是「覺性」,怎麼翻滾都逃不出如來佛掌心。覺性是與生俱來的,它是本自具足。
陳國華
最近家人被詐騙,但處理過程荒腔走板,這讓我聯想到教學的重點。教學分為兩部分,一個是教,一個是學。在教的部分現在管道很多元,從老師、Google到ChatGPT,提供的知識即廣且深,但人不是不被教而是不學。為什麼不學?本身的執著或動機不夠。家人被詐騙後就不知所措,但要是Google一下就有很多應急的方法可跟著做,而如果不去用它就一點幫助也沒有。回想自己學習過程,學業成績其實普普,但也正因為這樣不夠優秀,反而養成了不執著的心態,不以自我獨尊,總是默默地旁觀。所以老師上課提到守弱這觀念就蠻有共鳴。知識知道的愈多,就怕形成知識障,以為自己什麼都在對的位置上,反而錯失了改變的機會。老子說強大處下,柔弱處上。學,就是要先守弱,知道自己要什麼,然後再從老師講的心法中不斷去揣摩,應用到自己身上,這才會達成學的效果。有些東西未必現在就能悟,但只要有記在腦中,某一天碰到某件事的衝擊就突然悟了,我自己有很多次這樣的經驗。所以真正困住我們的不是這個世界,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執著的認知。
科學是看到才會相信,人生則是相信才會看到。學,是要先清空認知再注入心法。
林清木
這一年,老師傳授了「道的周天運轉」既心法,其博大精深與奧妙無窮,讓學生受益匪淺。其中我對「心靜」的啟發尤深,靜是一種安定與覺知的能力,讓大腦擺脫雜念,達到平和不想的狀態。老師說:在動中的靜才是真正的靜。所以保持心性的靜,不被外境影響,這是修練的重要一環。
練功要用動作去理解不要用思考去理解,練功可以徹底改變心性。老師提出「安其心、定其氣、明其理、投其形」的四大原則,結合動作、呼吸與意識,從外而內逐步脫落,並以沉香「受苦化香氣」和中藥「九蒸九制」來比喻修煉的過程,象徵磨難之後的昇華與覺醒。使我對練功有更進一層的認知,老師勉勵我們面對問題時,要學會跨越,勇於突破自我,畫出屬於自己的人生。感謝老師的悉心教導,讓我在修練中體悟到心性的成長。
葉美錦
從2017年春天踏入東醫氣機導引到現在七年了,原來我已和東醫結緣2500多個日子了,翻開2017年成長研習營的主題「氣與身體對話,看見自己超越自我」的筆記中寫了21個自己的錯,現在一一檢視後,當時自己雖有覺察反省力但自我修正的力量卻不及歲月的流逝,我的人生還能有多少個七年?
張老師說氣機導引是行者的培養,今年老師用自創的「道的周天運轉圖」教導大家學習由識轉覺成智,這是無極的心法,而無極的練就之本在於對心法的了悟,進而由身體內化後的悟道⋯,這身心靈一如的維度太高了,雖不可及,但相信佛陀說人人皆可成佛,張老師的頓悟亦是我們追隨的目標,或許有日那宇宙能量的璀璨光芒亦能灑遍我的每個細胞及念想,期許著!
劉惠瑛
2024這一年,對時間這個議題特別有感。一方面是面對父母的老衰,感受到老年生活的無奈。但另一方面,從老師的教導裡,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,我們要在未來有限的時間裡努力去經歷學習,如同沉香和老茶經過時間的積累,我們才能展現如沉香般老的美好樣貌。
2024年最受用的是讓香和茶真正走進我的生活。我們二下品香小組共同籌辦兩次茶香活動,藉由活動,把茶與香的祝福傳遞給參與者,自己更是受益良多。老師要我們想自己的人生意義,活出自已的價值,我期許自己能去除我執我識,修掉人我的界線,開發自己的覺性,並擴大自己的能量與做為,把老師的心法落實在生活中。
廖秀雯
今年老師課程重點之一無極圖「道的周天運轉」,上半部練人練心練大腦。在學習吸收內容過程中,面對日常生活壓力,生活點點滴滴發生、無所事事心境、嘗試以課程內容心法來執行、運用、觀察,讓自己能夠真正了解老師所講內容和感受到練精化氣的作用。另外參與逐字稿整理,得以再次閱讀老師上課內容,雖然有不懂處但也有很多收穫處。來到歲末,今年有進步,喜歡同學、喜歡上課。
徐翠穗
老師的心法是無極功法的靈魂,也是我淨化污濁心靈的至寶。
覺與識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,在頭腦裡的倉庫擺滿了知識,於是我執讓我成了死樣子,但經過老師心法的學習,內在的聲音告訴我它渴望活在當下的自在,之後曾聞到桂花香就可連結到故鄉老家院子裡的桂花樹,那影像味道清晰可見。在工作場所當情緒起伏時會盡量先觀察自己情緒的變化,而不是聚焦在外,從失控到漸漸把自己拉回只是時間的長短,在如戰場的工作場所真的很受用。
在人生的遊樂場,有人只喜歡看別人玩雲霄飛車,而自己卻沒有勇氣嘗試,但唯有在雲霄飛車上的人才知人生的酸甜苦辣,有時挫折與失敗才是寶貴的養份。謝謝老師的心法 讓我學習有了方向。
楊樹蘭
我常思考,沉香為什麼甘願受傷結香,只為讓眾生聞其香嗎?或許是因為它從高維度,看見眾生在苦難中糾結,透過自身的犧牲,來提醒我們:「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,隨著時間的流逝終將消散。」
當我們學會安住本心,平靜面對當下,就能超越困境,化險為夷。
透過老師的教導,我得以認識沉香的精神,領悟到生命中的挑戰,其實是成長的契機。沉香教會我,即使面對再大的挫折,也應該保持內心的安靜,以智慧和勇氣尋求解決之道。這份啟發讓我明白,生命的價值不僅在於承受,更在於如何將苦難轉化為香氣,滋養自己,溫暖他人。
廖昕盈
動作慢下來,再慢下來,讓身體一點一點流動,身體隨著體呼吸變大變小,內在力學的傳導,體驗神奇的生命體,時間和空間彷彿凝固了,眼睛張開卻好像看不見,又好像什麼東西都在,從想法的泡泡縫隙之間偷偷穿過,沒有痕跡,不要讓想法發現。
安靜下來真好,五感的體驗不一樣了,一切都是新的。
我是一個螺旋體,與世界共舞,從身體裡面往外探索,與四面八方互動,從很近到很遠,與流動的時間互動,慢下來讓時間感消失,從現在過去到未來,我很小又很大,我在看裡面,還是在看外面?
一直練習就感覺自己越來越輕,生命可以不沉重,不要一直想,不用一直問,有點提示就練習再練習,自然就感覺到什麼…不要想要感覺到什麼,就是慢慢安靜練習而已。這的確是很有意思的事,我喜歡,非常喜歡。
熊曼琪
報名二早班剪輯是一次新的機會學習,在不懂、不會中和同學相互討論,要慢慢的想,慢慢的做,字幕簡體到繁體,特效、動畫、淡入、淡出的剪輯技巧能夠將影片完整表達。謝謝維玲和怡萍的教學,讓我對剪輯有新的認識。2024年7月婆婆走了,40年的委屈、不甘心,不用面對了,婆媳劇本完結篇。這一年情緒有波動時,大腦不想太多,讓心靜下來。謝謝老師!
關維玲
又到了歲末年終的時刻,在這裡整理自己一年來,是否在靈性的道路上有所進步。2024年四月,接了𢑥整二早班逐字稿的工作,邀集幾位同學一起參與「如是我聞」的文稿整理;在這個過程中,對老師教導的心法,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;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聽著老師的錄音檔,會被裡面的某一段話、某一段文字給感動,想著要如何把這些文字,化為力量,讓眾人都能體會到老師的苦心;然而在最後,發現最大的受益人是自己;我學會時時覺察自己的習性,雖然仍是有逃避,有些墮落,但在無形中,也總有一些人、事會將我拉回正道,我也感恩這些發生。
在老師的平台裡,有香跟茶陪伴自己,每周一次的無極功法,也學會跟自己的身體對話,慢慢體會老師的心法,一次一次地往內在走去,這一切都讓我的生活過得充實而多彩,謝謝老師與同學們的陪伴,願我們往「道」的路上一起前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