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    如是我聞・之一  】   

用「信」連結高頻,
成為無限宇宙中自由流動的全體

 

文稿彙整/六早班

樹紋理

圖片來源/ wix

「信」是全身心與萬物連結的能力
 

水是中性的載體,能與情緒、聲音甚至意念的頻率共振。由於人體超過八成是水,我們的情緒、思想與身體狀態無時無刻不在與水的頻率互動。當情緒動盪時,喝水不只是生理補給,更是一種清理內在能量、調和頻率的方式。水,能映照我們的內在狀態、顯化我們的信念。
 

人體是將大腦頻率顯像化的工具,思想屬於暗物質,所以思想、觀念,對一個人舉手投足的樣態影響至深。這正是量子物理觀察者效應的體現──你怎麼看世界,世界就怎麼回應你。你相信沉香有能量,才能與它連結;能連結到沉香的能量,才能提取沉香的作用力。
 

「信」不是單純的「相信」,而是全身心與萬物連結的能力。世界唯心所造,心就是「信」的概念,不是用心去想,想沒用。假如你信了,萬物只要有那個價值,你就一定可以取其相,因為它被你坍縮出來了。「信」跟相信的「信」同一個字,所以你會誤以為是「相信」,相信沒有用。「信」到底是什麼?自己好好去揣摩、咀嚼。

 

等於高頻,讓「信」成為生命的現實
 

真正的修行,是頻率的提升,是讓你的本質與更高的能量合一。你願意讓「無極」成為你的特質,轉化就會開始。倘若你還是說「我不行,我沒辦法像老師這樣志向遠大」⋯⋯,那些高頻就無法顯像。真正的空,是放下自我投射的形象,不假裝、不表演,如實地成為可以與宇宙共振的你。
 

覺醒不是模仿聖者哲人的說法,而是去實踐祂的「作為」。要成為佛,不是去背佛經;要靠近上帝,是去成為祂的樣子。唯有把自己等於高頻,放下低維的束縛,才能真正顯化靈性的力量,讓「信」轉化為生命的現實。
 

有覺性的人,會以深入細膩的角度看待世界。他喝一杯水,就能感受到這杯水所承載的頻率。他會帶著感謝與喜悅飲下這杯水,因為他相信這水能與自身的能量產生共振,淨化不協調的頻率。這種信,不是來自大腦的分析,而是內心對真相的直覺確認。
 

真正的覺察,不在「想覺」,就像你做無極的時候,你都想著我做到這裡的時候感覺是什麼,那是「想覺」,不是真正的感覺;身體一直有一個整體性的「全覺能」,那是一種全然的覺,不是在哪個地方,在哪個地方,表示是你想著這個手怎麼樣動作。當你還在用頭腦思考某個動作的感覺,那並非直接的體驗。唯有在謙卑與安靜中,讓整體身心進入純然覺知的狀態,頻率的真相才能顯現。

 

全訊息的洞察,就是道的顯現
 

信與感應,也與德行息息相關。所謂「德不配位,無以納福」,若內在具備應得的德與清淨之心,萬物自然與之相應。高頻的存在,不與低頻語言為伍;而真正高頻的創造,不論是藝術、科學、哲學,皆源自同一大道,只是在不同的「道域」中呈現。
 

宇宙的全訊息是一個完整的道體,它依層次劃分為不同維度與領域:動植物是三維的一種道域,而思想、藝術、邏輯則屬於更高維的顯化。高頻的東西是空虛的存在,不成相的,因為它不觀察,只是穿過去。越低頻越停留在那裡,停留在物質就物質化,停留在精神就永遠在精神世界,對物質沒什麼感應,那個叫道域。全訊息就是看到物質也看到精神、當下與未來的全貌,並從中體悟那無所不包的「道」。
 

真正的時間不是線性的流逝,而是「當下」的延展與映照。當下的平方,就是過去的總和,也包含未來潛藏的可能。一個人所見的現象,不只是肉眼所觀,而是內心與宇宙頻率相乘後的投影。這樣的感知不來自大腦的分析,而是來自對「全訊息」的洞察──不執著於物質、不侷限於思想,而是看到所有存在都是「道」的顯現。

 

以「信」為橋梁,穿越維度的限制
 

在高維度的世界裡,「真假」、「得失」、「優劣」這些判斷已無意義。真正的修行,是提升頻率,以「信」為橋梁,穿越維度的限制,回到內在的本心。而這一顆心,非大腦產生的思慮之心,而是最原初、最純粹、最無分別的「本心」。當這顆心運作時,眼見是愛,耳聽是讚美,手觸即祝福──因為一切皆從內心投影而來。
 

「道」不是一個可思考的概念,而是一種行動中的覺知。放下大腦,提著心走路,用心去做每件事,就是走在道上。真正的成長,是透過不斷看見內心的真相,而非汲汲於外界的肯定。當「信」在心中點亮,它會啟動松果體的靈光,化為靈魂的食糧。靈魂不吃經驗,不吃外在成就,它只吃來自內心純淨的信念之光。

 

你就是六道的集合體
 

因此,一個真正覺醒的人,不是更聰明,而是更純粹。他用心活在當下,每一刻都將自己的內在頻率對齊宇宙最深層的呼吸。在這樣的狀態中,心成為光,光成為道,而我們成為那閃耀的明珠──等待了兩千五百年的心靈之光。
 

真正的智慧不在於知識的累積,而在於對本質的洞察。佛陀講十二因緣法,也只是對量化世界的說明,仍在有相的層次。在高維的覺悟中,一切形式皆空,數字、分類、對錯、美醜皆失去意義,唯有「道」存在,那是法則本身,是萬象之源。我們不再依賴頭腦的思辨,而是從「本心」感知宇宙,進入全息、無限的實相。
 

人在道中是感覺的載體,就如水承載頻率。真正的覺察,不在知識或語言,而是在萬象之中提煉靈光。真正的美,不存在於完美雕塑,而是在腐朽中看見神聖;在破敗中,發現被棄置的祝福。
 

你的位置會決定你的頻率。住進豪宅、進入高頻場域,你就開始轉化;與覺者同行,你的頻率也會上升。人不只是一種身份,而是六道的集合體,有地獄、有人、有天、有鬼、有畜生、有阿修羅,只看你在哪一把鑰匙下開啟了哪一道門。
 

人生困在低維的無奈中,是因為我們固守自我、小我、頭腦的邏輯。我們成天奔波為一碗飯而活,不知自己早已活成地獄裡的惡鬼。唯有將自己投向更高的觀察點,以上帝或佛的角度看人間,才能真正從中超脫。當你用「心」去看、去聽、去感受,就會聽見言語之外的旋律、看見現象背後的光,這一刻的覺醒,就是你與宇宙對齊的證據。
 

真正的「道」超越宗教形式與組織框架。你若只活在慈濟功德會的框架裡,就無法理解「我」的存在。慈濟再好,也只是道的低維顯現,是一個封閉的系統,而「我」則是那無限宇宙中自由流動的全體,是道的整體展現。真正的「大」,是無內外之分,內即是外,外即是內。當你把最小的看成最好,你也限制了自己的可能。

 

不怕真相、不避世俗、不壓抑慾望
 

宇宙是龐大而坍縮的,擁有可見與不可見的層次,還有那些不必被看見的「暗能量」。我們不該將有限的經驗或語言記憶作為判準,把人、事、言語刻印在大腦裡,只會困住自己的心,阻斷靈性的流動。心應該是坦然的、無所不在的,是三丹田最重要的守護──上守靈魂,中守內心,下守丹田。
 

真正高頻的存在不執著於外在形象。就如真正的老饕不喝魚翅燕窩,而品味極致的滑潤與細膩。人若總活在低頻,只能看見骨頭的尖銳,看不見神聖的輪廓,連佛或上帝的面容也無法感應。你的觀察力若只停留在可見世界,就無法觸及高頻訊息與真相的共振。
 

在全息宇宙中,一切都是投影。你若相信佛在我身上,就能看見上帝的臉。但若你只用舌頭觸碰硬物、只憑大腦判斷,就無法打開頻率的接收器。那不是別人的問題,是你拒絕面對自己。高頻的人不怕真相、不避世俗、不壓抑慾望,而是把一切視為「道」的表現。你敢誠實面對自己嗎?這才是真正的自在與覺醒。
 

一個真正覺醒的人,懂得用不同的維度觀看自己,不執著過去,也不依賴大腦的評論。你怎麼看我,不重要,那是你反射出你自己「死樣子」的判斷。唯有打開感官,放下成見,才能進入「全訊息」的狀態。那是一種超越語言、超越形式的深層感知,就像藝術、音樂、數學,都是我們與宇宙頻率接軌的方式。
 

人活著,要學會捧自己的心,而不是臉。在面對世界的紛亂時,要安住,要知止。當你心定了,才會產生真正的「覺性思維」,這不是頭腦的推理,而是從內在自然生出的真知。你能把音樂聽成神的語言、把生活看成藝術,感受一切存在的意義,那你就在修行之道上前行。

當你能從腐朽中看見神聖、在低頻中提煉高頻,你已經在證明:你不是為了討好世界而存在,而是為了讓世界聽見你靈魂的聲音。那才是完整的教育與真正的活著。

(本文依250614課程紀錄裁剪修潤而成)

bottom of page